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146人
圖 新聞投稿
2023-10-10
科技系師生赴日交流 分享機械手臂技術
圖
機械手臂實務工作坊全體合照
圖
陳宛忻講解神經系統和機械手臂操作原理的關聯
圖
高奕弘講解藍色和黑色伺服馬達的區別
圖
陳宛忻送一隻機械手臂給農大二高校長加藤秀隆

臺師大文學院前院長英語系陳秋蘭教授及科技系丁玉良主任,在科技系助教林潔懋的行政協助下,8月26日帶領共24位學生成員至日本東京及高崎市東京農業大學第二高等學校(簡稱農大二高)進行為期一天的機械手臂實務工作坊—機械手臂的奧妙 Mystery of Robotic Arm。

助教林潔懋表示「國際交流活動一直是本校著重的焦點活動,用以帶領大學與國際更加密切的接軌。本系協助老師提出國際學術交流的活動,在與國外學生的互動過程中,建立國際觀及增加語文能力,積極規劃與熱情參與均不餘遺力;藉由與各國相關領域學校、系所共同合作辦理,以達學術交流、相互切磋學習的效益,並有效提升本校的知名度。」

在進入正式教學之前,徐翊堯負責簡介臺灣的文化及特色。他介紹了臺灣著名的食物和景點,以激發學生們對於臺灣的好奇心。

隨後陳宛忻帶出活動的主題機械手臂,她以神經系統比喻機械手臂的運作方式,讓學生思考人體如何透過命令執行動作,連結到機械手臂的運作原理,使學生更容易了解。另外將課程中學生需要知道的零件的英文名稱、彼此間的關係和團康遊戲結合,讓學生在愉快的遊戲過程中熟悉零件,同時活躍了教室氛圍。顏志凌負責介紹機械手臂的底部組裝方式,並引導學生們進行組裝。同時,助教協助學生順利完成組裝。顏志凌表示「實際去到高中教學時,學生們都很熱情地回應、很認真的聽課,讓我很有成就感。可以跟他們互動是我這次最大的收穫!」

高奕弘負責介紹伺服馬達的概念,他講解了如何安裝馬達和電線的連接。接著,他還教導學生們如何為這些馬達命名,以便日後的程式編寫。高奕弘表示,「在現場發現學生聽不懂時,只能用更多肢體語言以及簡單的單字來讓他們能夠理解。如果有下一次,要做更多準備,促進教學效率。」

劉彥谷負責介紹搖桿的概念,引導學生們組裝搖桿的基座,講解了各個部件的結構和連接方式。並藉由圖片和實際物品,解釋了「安全區」的概念。劉彥谷表示。「準備英語授課的內容時,除了調整口語表達的方式之外,也同時調整授課的編排邏輯以及投影片內容的輔助功能。透過實際教學,得以更認識在雙語情境下的科技教育現場,透過快樂的學習,加強學生在跨領域整合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

最後是本次交流活動的遊戲競賽,由劉禹岑負責介紹了兩個小組競賽的規則。兩個比賽分別考驗了學生對課程的熟悉度、團隊合作、創造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劉禹岑表示,「這次的日本交流,訓練了他的英文能力、臨場反應和自信心。熱情的學生幫我加油打氣,緩解了上台緊張的情緒。我覺得這是個非常難得的機會。」農大二高校長加藤秀隆對本場活動非常感興趣,所以也來了解活動情況,聊天過程中陳宛忻送一個機械手臂給校長。

在本次活動結束後,協助英語教學的施子美博士表示,「用外語教認知上困難的概念時,使用的語言必須簡單且簡短,且需要提供多種其他非語言的輔助,例如圖片、示範等。讓學生的專注力能夠聚集在概念的學習。」正式教學時還安排了每組都有一個助教可以及時提供協助。

擔任組別助教的林冠秀、李騰騏及安珮均分別表示「到其他國家教自己專業領域的知識很有成就感。在籌備過程中,施子美博士給予許多教學方式上的建議,覺得獲益良多。教學過程中,英文更多是一種工具的方式介入其中,所以教學內容不會對英文能力有很大的負擔。有時候老師沒辦法顧到所有同學時,助教很重要,引導他們討論以及鼓勵他們舉手發言,並適時跟他們聊天讓他們放鬆。」

負責整體教學活動規劃的陳宛忻表示「雖然對教學內容很熟悉,但面對母語、文化不同的學生,使用全英文教學確實增加了難度,讓她對教學策略和課程設計有新的體悟,特別是內容難易度以及語言對教學的影響。」

負責整體行政業務的隨團助理周家如表示,「此次國際交流的目的在於拓展同學視野,並透過實地教學活動,與國外學生及老師的互動中學習經驗。」團隊感謝國際處給予支持及協助,才能有機會到日本進行學術交流。(撰文:設計系碩二蔡景崙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