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967人
圖 新聞投稿
2023-08-21
臺師大邁向國際的幕後推手 - 國際事務處劉以德處長
圖
2023臺師大高等教育國際化論壇,國際處同仁合影。
圖
國際事務處劉以德處長。
圖
歐洲城市、文化與大學系列講座。
圖
2023國際文化節。
圖
拜會澳洲的多所大學。
圖
國際化論壇。
圖
處長照。
圖
翻轉教室- 跨文化交流的場域

遠見雜誌發布2023台灣最佳大學排行,臺師大在人文社科勇奪冠軍,並在公立及一般大學榜中佔有一席之地,獲得第六及第八名,成績優異。遠見雜誌從六大面相做為排名評比基準,包含「社會聲望」、「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產學合作」及「財務體質」等重要指標,其中臺師大於國際性項目進步幅度最大,有賴國際事務處的主力推手 - 劉以德國際長。

臺師大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劉以德教授行政經歷相當豐富,2018年擔任國際處副處長,並於2022年8月接任臺師大國際處處長。劉國際長將好表現歸功於過去成果的展現,同時也給予臺師大國際化三個明確的方向:「讓臺師大學生走向國際」、「讓國際生走進臺師大」以及「營造在地國際化之校園」。

讓臺師大學生走向國際

隨著全球化的擴展,臺灣人才勢必走上國際舞台。臺師大國際處主要的工作是負責學生國際交流及培養國際視野。臺師大目前在全球有408所姊妹校,簽訂合作備忘錄(MOU)計514件,並與34所國外學府簽訂雙聯學位協議,每年有近400名學生出國交換與修讀雙聯學位,吸取國際經驗。

「教育學程是臺師大學生的優勢也是弱勢,師資生從大二開始修教育學程,如果出國交換一學期,回臺灣勢必要面臨延畢的危機。」劉國際長表示,為了讓更多學生受惠,臺師大提供補助,鼓勵教授帶領學生赴外短期交流。今年有27個團隊,共300多名師生出國交流,除了鞏固雙方情誼,也增進學術及文化交流,引領學生拓展國際視野。

讓國際生走進臺師大

劉國際長表示,全球大學都面臨高等教育缺乏學生的問題,少子化的臺灣更要超前部署,積極拓展國際能見度。除了主動出擊參加國際教育展,行銷臺師大;也攜手臺大和臺科大前進馬來西亞與印尼,簽署國際高中聯盟協議、鞏固生源;並結合相關計畫,提供獎學金鼓勵國外學生來臺就讀。

目前在臺師大攻讀學位的境外學位生佔全校學生總數之12%,但仍有進步空間。為提升國際生來臺師大就讀的意願,臺師大配合雙語計畫,積極推動全英語碩博士學程Graduate Program in English (GPE),針對國外研究生能開出達到畢業門檻的全英語授課課程(EMI),目前共有約62%的系所達成目標。此外,國際生來臺後,負責相關事務的處室也積極推動雙語化,除了加強行政同仁的英語能力,也聘任外籍人士,建立友善的溝通橋樑,從行政到教學,給予國際生最強大的依靠。

營造在地國際化之校園

「在地國際化,是我的現今最大的任務,如何透過活動,把世界帶進臺師大,讓每個師大人不用出國,就能擁有國際視野和競爭力。」劉國際長表示,國際處與日本九州大學合作,建立合作性線上國際學習課程(簡稱COIL),利用「翻轉教室」計劃、學校社團及系所專題演講,把國際文化帶入每間教室以及學生日常生活。

國際處與教務處共教外文組合作「翻轉教室」,鼓勵來臺外籍生入班介紹家鄉民俗風情。今年共有38堂課,共102名外籍生分享本國文化,與臺師大學生進行跨文化交流。

此外,國際處也結合學校社團力量,成立「國際青年服務隊」,招募對國際文化議題有興趣的學生,進行相關培訓課程,並透過校內大型活動策畫等方式,促進本地生與境外生的交流學習,提升同學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尊重。

例如,國際處邀請系所舉辦相關座談,介紹歐洲大學與城市,邀請來校交換生或曾赴外的學生分享交流相關經驗,促進學生了解姊妹校相關生活學術環境,進而提高出國交換的意願。(撰文:校園記者華語碩林姿均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