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發展中心受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委託成立的「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7月6日舉行工作圈及學科中心發表會,以「創學習X跨課程X新科技」為題,邀請眾多大學教授、高中學校團隊、校長、教師參與,共同探討、分享及省思教學與課程的未來。
教育部國教署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 「創學習 X 跨課程 X 新科技」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為增進教師於後疫情時代教學現場,運用資訊科技融入課程與教學規劃能力,並實踐108課綱素養導向課程及跨科/跨領域教學理念,委由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舉辦「111 學年度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推動工作圈及學科中心成果發表會」。
發表會以創學習 x 跨課程 x 新科技為主題,邀請學者專家、高中校長、主任及教師共同探討、分享及省思課程與教學之發展與未來,並展示學科中心團隊校本跨領域課程地圖、ICT 融入教學,以及公開說課教案示例之成果,作為教師課程規劃與教學實踐之參考。
本次成果發表會首先由國教署林茵睿科長致詞,為活動揭開序幕,林科長強調運用資訊科技融入課程、教學設計與學習的規劃,將是今後的趨勢,署內也已於去年12月成立數位學習推動辦公室,盼給予教學現場更多的行政支持。
接著由工作圈召集人卯靜儒教授致詞,說明工作圈與學科中心現今的工作任務,以及組織成立即將邁入20周年,對於下一個階段的工作規劃與期許,她期盼工作圈能夠充分發揮其打底、穩固和前瞻性的作用,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經驗和機會。
專題演講邀請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展研究中心林文源主任以「生成式AI對台灣教育的影響與回應」為題,探討教育場域如何以AI作為新工具,促成公共化的思維、協作與規範。會中也邀請高中校長、主任及教師,透過圓桌論壇的形式,分享AI作為新工具如何被實際運用於教育現場以及需要進一步反思的問題。
下午場次則呈現本學年度工作圈與學科中心的工作成果,延續前一學年度,工作圈帶領學科中心學校發展具體可行的跨科課程地圖示例,本學年度邀請兩間學科中心學校,分享校內教師如何透過盤點、對話或共備,發現跨領域整合課程的更多可能性。
另一方面,延續去年ICT融入教學系列增能演講與示例發表會成果,今年度邀集4個學科中心團隊發展「建構知識好幫手:ICT融入教學懶人包」一冊,提供教師教學資源,並於發表會進行共備經驗分享,帶領與會者實作體驗。除此之外,為回應教學現場需求,本次亦邀請8名不同學科的經驗教師公開說課,聚焦於教案設計到教學實施的轉化、反思。
本次成果發表會邀集大專院校、高中教育現場教學人員,針對後疫情時代的課程教學設計與實踐進行分享。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本次成果發表會深具意義,108課綱實施以及疫情皆促使教學模式改變,這些變革與創新,對於教學第一線的高中教師而言,是挑戰也是突破的機會,透過本次活動的意見交流與經驗分享,將有助於教師對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開展更多對話與實作交流。
本次成果發表會由臺師大教育學系教育發展中心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辦,採實體方式辦理,邀請全國高中教師報名參與。活動相關資訊、各場次發表簡報、影片後製剪輯後,皆公告於教育部國教署普通型高中學科資源平臺活動頁面(https://ghresource.mt.ntnu.edu.tw/nss/p/TPD12),提供全國高中教師瀏覽查詢,促進專業交流與學習。(資料來源:教育系、校園記者華語114林亭妤/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