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偕同德國慕尼黑大學於6月1日上午來訪臺師大,作為其促進國際教育交流倡議的一部分。本次拜會由本校吳正己校長、印永翔副校長、國際事務處李祐慈副處長,一同接待慕尼黑大學校長Prof. Dr. Bernd Huber教授,和研究副校長Prof. Hans van Ess教授。會後由臺師大藝術史研究所辛蒂庫絲所長,陪同外賓前往臺師大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觀覽目前正在進行修復中的東方畫作。
德國慕尼黑大學為德國學術資源最為集中、聲譽最佳的高校之一,以其雄厚學術研究實力享譽國際,曾經培養造就過43位諾貝爾獎得主。該校在2023QS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德國第2,全球第59位;在2023THE世界大學排名中,名列德國第2,全球第33位。慕尼黑大學自2006年獲選第一輪「德國大學卓越計畫」以來,於2012年第二輪和2019年第三輪皆順利獲選為該計畫的菁英大學之一,並持續獲得德國政府在研究上的資助。作為德國第二大的大學,慕尼黑大學在對應德國高等教育當前的挑戰方面發揮著領導作用。
會談中,慕尼黑大學Prof. Dr. Huber校長分享了德國因家庭結構變化,和數位化而對師資培育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學生對人文學科興趣的明顯下降。由於人文學科對經濟實力、政治決策和社會溝通方式(尤其是全球溝通)都有著根本的重要性,因此,目前在德國的狀況令人擔憂。而專長為中國和蒙古國研究,且曾在臺師大進行過中國研究的研究副校長Prof. Hans van Ess教授也指出,現今即使在其他領域,具備華語專業知識能力是一個優勢。對於慕尼黑大學學生來說,能夠有機會在海外進行高品質學習機會,將能夠大大提升他們的教育水準。
經過此次交流,雙邊了解到臺師大和慕尼黑大學之間有著大量的潛在合作機會。臺師大近期剛被《美國新聞與全球報導》評為全球教育和教育研究最佳大學第九名,並連續五年被《遠見雜誌》評為人文類大學第一名,臺師大的師資培育學院擁有第一個,也是最完善的國際文憑課程(IB)證書項目,並擁有跨國職前教師交流網絡,和完整的教師實習機構。臺師大作為教育部核定的雙語大學,和臺灣大學系統三校聯盟的一分子,提供約600門英語授課課程,一個英語全球文化課程,以及由在世界頗富盛名的國語教學中心所提供的免費華語時數課程。本校作為臺灣教育改革的領導者,在一般教學和語言學科方面,都有著豐富經驗和資源可以分享,例如,近期在美國締結了越來越多優華語合作夥伴中可以看出。希望透過這次訪問,能夠開啟慕尼黑大學與臺師大的交流新篇章,促進更多的教育合作,使雙邊學生受益。(撰稿:金佩貞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