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5月10日舉辦讀書會,邀請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李威宜副教授,以「博物館的觀看框架與想像視野」為題,導讀書籍:《誰的博物館?讓殖民史現形,揭開頂尖博物館避而不談的暗黑故事&觀看思辨》,從人類學想像視野的觀點,探查臺灣博物館發展史的幾個迷思點、縫隙處與轉折線。
李威宜教授畢業自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除了在清華大學任教,也經常在各大學開設講座、通識教育課程,研究領域遍及博物館與文化資產、環境人類學、臺灣研究等,希望培養學生從人類學知識的視角開展田野工作,達成有創造力的書寫,並關注人類活動的想像問題。
讀書會從書籍導讀開始,提及簡介所言「不舒服藝術導覽」的觀看框架,包括宮殿型、教室型、紀念型、樂園型等博物館典藏的暗黑故事與反殖民視角,思索如何跳脫博物館主流敘事的陷阱。
李威宜教授特別點出,縱使在目前有很多博物館已成為娛樂空間,但藝術家仍會站在特殊位置,設法讓觀眾在進入展覽空間後,產生另一種思考可能,這種思考可能會讓人感到不快,卻能藉此觀察過往的暗黑歷史,揭開光榮戰利品背後的過去。
講座的第二部分,李教授以迷思點、縫隙處以及轉折線三個方向,向同學說明博物館的古今轉變,更結合自身專業向同學拋出提問,生活中人們會對各種事情產生經驗,參觀博物館也會有新的體悟,但要如何對經驗「有感」、產生可能性?人類學者Vincent Crapanzano提出「想像地平線」,利用想像視野,透過語言成為敘事的表達後提出討論。
讀書會尾聲,教授以臺灣1970年代後的博物館為例,提到現今博物館自種族、國族、族群等面向改變,從製造差異、弭平差異,再到承認差異。
無論是博物館還是遺產,許多文物本身存在即具有特定立場,經過敘事、毀壞,保存,在衝突與協商之後產生新的可能。記憶並非都是美好的,這些暗黑、不舒服的歷史也需要被討論,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如何面對這些特殊場域、尋找不同觀看方法也是重要課題。(撰文:校園記者國文112陳佳旻 / 編輯:張適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