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9日,臺師大地球科學系李悅寧副教授以「Big stars and small stars, size matters!」為題,進行全英文通識教育講座。她除了用問答引導學生思考,還以簡單的硬幣實驗,解釋艱澀理論,幫助學生解惑。
李悅寧副教授過去在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攻讀天文與天文物理博士,專精「星團形成」研究,博士後則研究太陽系起源,以及恆星形成等領域。近期研究運用數值模擬,計算太陽系早期形成時的過程和條件。
講座中,李悅寧老師詢問觀眾,會如何觀察星星,除了顏色、亮度、望遠鏡等答案,李老師回答:「對天文學家來說,『質量』是了解一個星體的關鍵要素。」要了解萬千星體的前生今世,就必須找出它們的「質量」。
要了解星體的質量,赫羅圖與恆星初始質量函數( Initial Mass Function,簡稱IMF)是很重要的依據。赫羅圖會以星團中恆星的絕對星等,與溫度繪製出散佈圖,形成一條「主序帶」。
當恆星死亡時,會變成紅巨星或紅超巨星,往圖表右上方移動,形成向右彎的圖形。而恆星會逐漸耗盡能量變成黑矮星,最後失去光亮消失在圖表中,也因此越早轉彎的主序帶表示該星團越老。
由於失去光亮的星體難以偵測,我們無法光用觀察去推估星團規模及星體數,IMF這時就派上用場。IMF可以讓我們得知這個星團的原始質量,進而推估這星團行程的原始物理條件。
李教授擺出三盤排列密度、價值、大小、數量不同的硬幣秤重照片,證明他們的質量就算排列方式改變,也不一定影響整體性質,就像只觀測到總光度和總質量的星團,其中的恆星大小數量可以有很多種排列組合。
講座的最後,李悅寧教授推薦對天文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修習地球科學系主辦的天文與重力學分學程。本學程由地科系承辦,與數學系、物理學系合開,滿足學生們想鑽研天文相關學識的慾望。(撰文:校園記者社教115龍俞孜∕編輯:張適∕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