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大美術館於12月1日推出「穿越世紀的交匯-5G異地共演多媒體舞蹈劇場」,運用美術館臉書粉專直播,打造無遠弗屆不受時空限制的XR表演舞臺,吸引上百人線上觀賞演出,透過臉書即時回應線上來賓,拉近實體展演端與收視端的距離,提升線上與線下活絡度。
同時為加速大眾及博物館美術館藝文機構對於5G科技在藝術展演的理解與可能性,舉行「穿越世紀的交匯-5G異地共演多媒體舞蹈劇場」實務探討座談會,邀請製作及演出的藝術家團隊代表—陳韻如、彭筱茵,分享幕後的創作歷程與所面臨的挑戰,並於會後收到觀眾滿滿的正面回饋支持。
在「穿越世紀的交匯-5G異地共演多媒體舞蹈劇場」,演出者以臺高舞(臺師大前身—臺北高校的校園文化)為基底,演譯出具當代風貌的舞碼。並以鹽月桃甫的畫作風格,透過DiscoDiffusionAI繪圖,再由藝術家操刀影像剪輯、後製特效和即時VJ影像控制,創造出豐富的光影多媒體效果。
位於臺師大的兩處校園演出者,象徵著彼此身處不同的時間軸線,在5G高速率低延遲的特性,得以巧妙地以舞蹈語言互為呼應,演出者逐步傾向鏡頭,在舞臺上多層次的投影紗幕與重疊的身影之中,形構時空交匯的意境。
本次活動在文化部的支持下,「穿越世紀的交匯-5G異地共演多媒體舞蹈劇場」獻給身處世界各地所有關心藝術的人們,以突破物理條件與時間限制為目標,玩味5G技術直播延遲的特性,在5-7秒的延遲間,揭露異地現場的真實性,也讓身體性的存在,有了另一種延伸與想像的方式,徹底實踐虛實整合的概念,誠如師大美術館籌備處蘇瑤華副主任在當天演出所下的註記「技術可以為藝術做更多的事情」,歡迎更多朋友線上欣賞「穿越世紀的交匯-5G異地共演多媒體舞蹈劇場」,期待明年師大美術館正式與各界實體相見。(資料來源:師大美術館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
「穿越世紀的交匯-5G異地共演多媒體舞蹈劇場」師大美術館臉書線上看:https://fb.watch/hiprLkfR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