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1月29日舉辦通識教育影展,播放廖克發導演執導的紀錄片《不即不離》,由國文系范宜如教授主持,與導演進行對談,讓學生們認識紀錄片從無到有的構思過程與拍攝點滴。
廖導演的第一部紀錄片《不即不離》於2016年上映,以導演童年時頻繁缺席的父親為起點,追朔到他已沒有印象的祖父,從故鄉馬來西亞的霹靂州實兆遠出發,再到香港、中國廣州、泰國新山等地,追尋兩人在家庭中缺席原因。
《不即不離》曾獲「2016釜山國際影展」、「2016新加坡國際影展」、「2018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多重肯定,但因內容涉及馬來西亞共產黨的敏感歷史,在電影上映後即被馬來西亞當局全面禁止放映。
座談會中,范教授首先向導演提問,紀錄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利用採訪影片呈現,導演是如何讓受訪者在鏡頭面前感到自在?廖導演說,自己會多次拜訪同樣的地點,除了重複確認受訪者故事無誤外,也是為了消除他們面對攝影機時的壓力,所以需要反覆到現場,才能拍攝到最自然的畫面。
詢問片名的由來,廖導演表示,他的每部電影名稱都是持續變動的,從拍攝一開始、中間、到最後成片出來,都會有不同的名稱,他說,拍攝紀錄片是個未知、探索的旅程,因為拍攝的主角是人,所以要允許可以被改變的空間。
談到組織紀錄片的架構,導演說,不同膚色、語言、環境中,會發現雙方的共同點及可產生共鳴的事物,連接點就會出現。廖導演比喻,拍電影這件事情跟星座很像,去到廣州有一顆星星,到了泰國又有一顆星星,去過很多不同地方之後,就會發現這些星星可以連接起來,於是星座的圖案就此顯現。
座談會的尾聲,有學生向導演請教,要如何找到歷史影像並連結,其中是否有困難處?廖導演說,馬來西亞過去的影像檔案幾乎都在英國和澳洲博物館中,因為馬來西亞當時沒有收藏影像資料概念,而國外博物館的收費又非常昂貴,限制他們自由訴說、了解歷史的能力,同時,戰爭的受害者肖像權並沒有經過本人授權,這也是未來《不即不離》第二部曲要處裡的影像暴力議題。(撰文:校園記者國文112陳佳旻/ 編輯:林靜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