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夜總顛倒、作業總遲交、聚會總遲到—各式各樣的壞習慣令人難以擺脫。《原子習慣》譯者蔡世偉11月21日應邀至臺灣師範大學全人書院,帶領學生導讀暢銷書籍,期望能一同有效擺脫惡習,積極培養好習慣。
蔡世偉說,《原子習慣》這本書強調,「建立身分認同」最為重要,與其養成一個好習慣,不如成為什麼樣的人,他說:「每當我們做出一個小決定,就是往心目中正確的身分投了一票。」
蔡世偉分享,「熱血、激情」的力量常常被過度高估,他回憶,自己在高中時曾被優秀的學長激勵,滿腔熱血發憤要讀書,卻在兩節體育課後忘個精光,他說:「只依賴激情,你頂多做一下,習慣無法持續。」
蔡世偉點出,想要養成習慣,設計周遭空間是一個很棒的方法,反過來說,如果想要擺脫壞習慣,則要移除空間裡環境裡的提示。
他舉例,人們之所以難以擺脫手機的誘惑,是因為手機常常入侵各種空間,讓一個空間不再只有單一用途;當人們將手機暫時關機、遠離視線範圍,或許更有益於人們專注在當前空間應做的事。
第二個方法則是要善用「最小阻力原則」,「如果想養成好習慣,請減少好習慣的阻力;如果想要去掉壞習慣,請增加壞習慣的阻力。」他分享,自己曾經想要戒掉手搖飲,他還在南陽街擔任補習班教師時,因為下班時間晚,想買手搖飲時,商店都已關門,他說:「這就是一種增加阻力的方式。」
面對擾人的拖延症,原子習慣書中也有解答:「只要把培養習慣的形式,簡化到每天兩分鐘,這樣就好了」蔡世偉說明,當每日任務龐大,人們傾向無限拖延;但當人們將形式限縮到兩分鐘以內,至少就已經開始做事了。
對蔡世偉而言,書中最有用的法則,是維持連續紀錄法則,「你只要創造連續紀錄,你就不會想要打破他。」他分享,自己因為不想終結連續紀錄,在高中時連兩年每天收聽英語雜誌廣播節目,英語實力因而暴增。
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永遠完美執行任務;但是蔡世偉強調,人們不應連續失手兩次,「因為你只要錯過兩次,錯過就會形成一個新的習慣,」將先前建立的連續紀錄前功盡棄。
此外,蔡世偉向學生介紹書中概念「失望之谷」,意指人們剛開始建立好習慣時,往往會先經歷失望,習慣的成效短期內不明顯,然而,要想收穫成果,必須先經過失望的低谷,但是很多人都在失望中停下腳步。
《原子習慣》中令蔡世偉感觸最深的法則,是人們即使狀況很差,若仍然堅持習慣,建立習慣的效果就會加乘,「因為這對建立自我認同有極大效益」他舉例,原先自己翻譯僅是兼職,每天翻譯一點點文本,然而,在狀態不佳時,硬逼自己打開筆電與檔案;即使當時僅翻譯了一個段落,自己往後翻譯的速度卻大有進展。
演講最後,學生提問:「知道跟做到的差別在哪裡?」蔡世偉回答,他認為,「知道」與「做到」中間隔著惰性,人們有時知道理論卻沒有實踐,是因為滿足現況,他說,對現狀做出改變需要熱愛,而熱愛一個身分將能養成習慣。(撰文:校園記者英語113李婕瑜 / 編輯:林靜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