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門是我國文化資產完整性高且具文化多樣性的地方。而這些傳統聚落、建築的保存背後,其實是匠師們辛勤勞動且技藝高超的結果。為了傳統文化的永續發展,臺師大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江柏煒院長花費很長的時間,向兩位被文化部認定為重要保存技術保存者(俗稱人間國寶)的金門匠師學習,並用兩年撰寫成書,除了紀錄匠師的深厚技藝,也記載著金門的歷史軌跡與文化脈絡。
江柏煒院長自1992年接觸金門研究,30多年來樂此不疲。歷史上,金門不只是一個“地方”,而是近500年早期全球化、文化互動的場域,也是20世紀中葉以後國共對峙與世界冷戰的前線基地。但非常特別是,正因為沒有跟上海峽兩岸的經濟發展、現代化與都市化的浪潮,金門的文化保存了原生態的環境。這正是金門迷人的魅力所在。
今年9月,江院長寫作了《飛檐凌空》與《風土意匠》兩本書,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出版,分別紀錄了莊西勢與翁水千兩位匠師的精湛技藝、職人精神與執業點滴,除了是紀錄瀕臨失傳的傳統建築保存技術外,也是作為後續作為人才培育的重要教材。
作為人間國寶,莊西勢是閩南傳統建築土水作的匠師,擅長尺寸規劃、砌牆、鋪地、抹壁、蓋瓦、作脊等技術,在過去幾十年內,完成了金門宗祠、宮廟、傳統民宅等代表性作品。
「我們的訪談總像是在埋藏了寶物的山區探勘一樣,踽踽前行又小心探掘,才能發現點甚麼」江院長說,莊西勢匠師的表情不多、話很少,長年投入土水修造讓他的雙手滿佈皺紋,他歷經童年困頓、青年戰亂,但未被擊倒,仍執著於專業,遵循傳統且不畏創新,把每個細節做到最好。
翁水千匠師是近代金門大木作保存技術的佼佼者,江院長說,翁匠師的青壯年期間遭逢古寧頭戰役、九三砲戰及八二三砲戰,但也因為大量破損的建物需要整修,他在年輕的時候即有機會參與相當多修復工作,一點一滴養成其大木作匠藝。
翁匠師擅於宗祠、廟宇及民居的規劃設計,精熟空間關係、寸白及各項禁忌,圖說繪製能力一流,也充分了解大木作相關材料、施工技術與流程,整合各工項及控場能力強,幾十年專一如故的投入,讓他成為金門風土建築文化的守護者與傳承人。這些職人精神非常值得年輕後輩學習。
江院長長期專研金門研究,已發表數十篇金門相關論文,也累積不少的專書。作為跨領域的研究學者,從文化資產、區域研究、移民研究、冷戰歷史研究外,也長期擔任金門縣的環境景觀總顧問,統籌規劃金門的空間發展、地方經濟及文化政策。對於金門的歷史保存、文化復興與地方創生,江院長更有相當多的實踐成果。
江院長說明,20世紀中葉以後的軍事化歷程,造成金門長期低度發展,意外地保存了金門的原生態文化,對比臺灣海峽兩岸都市化、現代化,金門的文化傳統彌足珍貴。
8世紀、12至13世紀中原移民遷入,使金門發展出「聚族而居」的宗族血緣聚落,傳統聚落至今仍相當完整,江院長認為,金門正是個具有生命力的「地上博物館」。
金門能夠保存傳統建築的關鍵,江院長指出,除了公部門的補助機制,最重要的是島上居民保存意識強烈,及傳統匠師體系的延續。政府提供財務補助,強化居民願意修復祖厝的意願。這些建築物的修復及再生,一方面讓傳統建築的保存技術,有了真實的施作場域,匠師技藝也能不斷傳承與創新,一方面也能做特色民宿、文創商店及青創基地。這些都善用具有文化美學價值的合院、異國情調的僑鄉洋樓等,成為地方旅遊產業的重要資源
同時,為了將金門傳統建築修復技藝發揚光大,江院長今年初主持為期八個月的「土水(瓦作)技術保存者莊西勢、大木作技術保存者翁水千傳習計畫」,除了透過傳習計畫紀錄重要技術保存者的匠藝,也吸引了有志投入傳統建築修復的年輕世代,直接和匠師學習、掌握核心能力,進而投入歷史保存的修復市場。這種人才培育的地方創生計畫,是地方永續發展的契機。
江院長說,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在金門都得到不錯的整合成效。臺灣的轉型發展是大學社會責任之一,而金門的文化行動是具體而微的開展。期望透過傳習計畫與《飛檐凌空》、《風土意匠》兩本書,讓更多人認識金門這塊瑰土,也讓傳統技藝發揚光大,進而成為一種文化資產修復產業生態系統,生生不息。(資料來源: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 編輯:林靜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