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師變老董 打造世界一流環保材料企業
化學系52級校友蔡有涼是臺灣上市公司國精化學創辦人,農家出身刻苦向學,考進師大化學系,爾後從一名實習教師轉戰產業界,為臺灣化工業火車頭長興公司開疆闢土,一路成為公司董事。40歲時創立國精化學,投入合成樹脂生產,引進歐美技術,並搭上環保趨勢,自行開發UV 光固化材料製程,媲美世界百年企業,翻轉國內相關產業,更將產品行銷世界40多國。
現年82 歲的蔡有涼說起如何掌舵一家企業,依舊精神抖擻,很多公司幹部形容他沒有老董的架式,反而像是一名老師,教導員工循循善誘,創造美好共享。重視教育的他,回饋母校與家鄉學校更是不遺餘力,每年慷慨捐助獎學金,他說:「當初自己念書刻苦,將心比心,希望幫助更多學子,讓教育翻轉他人的人生。」
自小謹記家訓:「農家子弟要拚才會出頭天」
蔡有涼1940 年出生於臺南安定,家中父母務農,靠著一甲多的農地,勉強養活家中五個子女。父母雖然只有小學畢業,但對於孩子的教養卻不馬虎,支持孩子接受教育,掛在嘴邊的家訓便是「農家子弟要拚才會出頭天。」
身為長子的蔡有涼就是弟妹最好的榜樣,農家子弟純樸與勤奮的個性,在他求學時期展露無遺。當年國小畢業考初中,整個鄉里中只有兩人考上第一志願臺南一中(初中部),蔡有涼就是其中之一。
鄉下到市區上學,每天通學花掉3 小時,在臺南一中讀書更是戰戰兢兢,家裡沒有閒錢讓孩子補習、找家教,蔡有涼唯一能做的就是平日上課認真、下課苦讀溫習。初中考高中時,成績優異的他放棄許多人搶破頭的臺南師範學校,最後選擇臺南一中(高中部),只為一圓讀大學的心願。
蔡有涼說,當年臺南一中升大學的錄取率將近99%,但父母卻認為大學畢業後不一定有工作。他們期盼大兒子師範學校畢業,儘早去國小教書賺錢,況且家中還有弟妹,多份薪水就能減輕家中負擔。但父母阻止不了兒子的堅持,只能在考大學時再叮嚀:「一定要考上師大!」
公費生心無旁騖勵學精進 實習展現教學熱忱
蔡有涼的高中成績中上,大學聯考化學分數最好,後來選擇進入師大化學系就讀。「考上師大,等於放下心中的一塊大石。」原來蔡有涼不是沒有想到父母的憂慮,至少師大畢業就有一份中學教師工作的著落,加上讀書靠公費,寒暑假還有零用金可領,能幫家裡省下許多生活開支。
鄉下孩子第一次離鄉背井北上求學,他的個性如同家鄉地名「安定」,始終安分守己,心無旁騖地盡好課業本分。蔡有涼回憶,當年3、4個同鄉學生,就擠在3 坪大的租屋處,每天下課後,要讀書就是去圖書館,用完晚餐就回到宿舍洗澡睡覺,四年來如一日,不似今日大學生擁有各式各樣的社團活動。
大四生活快結束時,他受到時任臺南縣北門中學校長施金池邀請,回鄉實習任教。回想這段歲月,蔡有涼臉上藏不住得意,他說自己當年認真備課,對待學生亦師亦友,一群他教過的初二學生畢業54年後,還有7、8個來公司找他敘舊。他看見學生事業有成,其中有的是醫師、建築師、大學校長,有感而發:「古人說桃李滿天下,就是這種感動。」
預見產業前景 勇敢轉身向前
這一年實習原本可能讓蔡有涼就此安於學校生活,但命運卻給他另一個轉職的契機。「我當時教的一對姊弟,他們的父親對我特別賞識,還說過去北門中學的老師,沒有一個像我這麼有熱忱的。」
原來這位家長是當年臺灣化工業始祖長興材料公司的創辦人之一,當時公司草創時期,亟需生力軍投入,於是詢問蔡有涼,實習結束是否有意進入產業界,到高雄的化工廠上班。
蔡有涼一聽,想說正好有個機會往更好的地方發展,當年中學老師一個月薪資750元,化工廠開出1,200元,足足多出將近三分之一。這樣的盤算雖然合情合理,但聽在父母耳中,換來的卻是一頓痛批,「你中學老師不當,還要大老遠跑去高雄『做工』?當老師薪水穩定,可以做一輩子,你在想什麼?」
大好機會握在手中,說什麼也不願放棄的蔡有涼那時想著:「讀了師大,這一生的職業極限就是當個中學老師,有一個轉職的機會,我一定要去嘗試。」加上1961年代化工業剛在臺灣起步,他看好公司未來發展,於是二話不說,一口答應邀請。7月31日退伍後,隔天馬上就到高雄的長興化工廠報到,沒想到這個轉變卻是改變蔡有涼一生的決定。
使命必達接受磨練 造就面面俱到的眼界
進入產業界上班,蔡有涼不改一步一腳印的踏實精神,他的名字後來成為長官心中「使命必達」的代名詞,也因此受到董事長高英士的重用栽培。在長興公司任職10多年,從研究員開始,後來歷經生產線主管,甚至轉任行銷部門,每次轉調,他並沒有排斥或是抱怨,只覺得主管交辦的事情,做好就對了。
唯獨一次公司要調他到行銷部磨練時,生性保守純樸的蔡有涼不菸不酒,一想到要交際應酬,原想拒絕,但高董事長卻說:「你不會,我教你。」更告訴他做生意格局要大:「做500萬付出同樣的勞力,做1,000萬也是這樣,做5,000萬也是這樣,那為什麼不看5,000萬。」董事長的一席話像是醍醐灌頂,他後來也從中培養談生意的功夫,更打開他行銷全世界的格局。
完整的歷練讓蔡有涼從將才變身為帥才,甚至當上長興公司副總經理以及子公司華陽工業總經理等要職。「我從來不想著未來要做什麼,因為這麼想就會有所設限。」他一貫的做事哲學,就是設定3到5年的目標,從不好高騖遠,腳踏實地達成目標,這個觀念影響他一輩子,也是他經營企業成功達標之鑰。
四十不惑創業掌舵 開闢市場另一片天
時值不惑之年的蔡有涼迎來人生另一個轉捩點,跟了自己好幾年的部屬們吵著要出來創業,但缺少具有豐富經驗的領導,於是邀請他擔任掌舵人。生性熱愛工作的蔡有涼想到60歲也是免不了「被退休」,加上1978年左右,十大建設剛完成,石化工業開始要蓬勃發展,他自問「要創業,還是繼續領薪水?」他最後選擇跟子弟兵出走,1978年正式成立國精化學,投入生產合成樹脂。
商場如戰場,如沒有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做出區隔,難以生存。蔡有涼說,當初國內生產樹脂的競爭者大多引進日本的技術,為了找出突破與同業有所區隔,他想著:「是否能夠找歐美的技術?」因緣際會下,剛好發現一家瑞典小公司的產品具有環保、低揮發性的特色,在門當戶對的機緣下,很快就和對方敲定技術合作。
蔡有涼在半年內快速在國內玻璃纖維漁船與遊艇業推廣,時值臺灣環保意識抬頭,製造、修補玻璃纖維遊艇或是塗料上漆都需要人工作業;低揮發性的瑞典樹脂,對作業人員眼睛及鼻子的刺激性降低許多,真是一大福音。抓到這個切入點的蔡有涼,果然一舉成功,一年之內日本樹脂就紛紛被替換而退出臺灣市場,國精化學這款樹脂後來也順利打進東南亞、澳洲及中東杜拜等地。
除了引進國外技術,蔡有涼也在2005年帶領公司自行開發UV光固化材料的生產,可廣泛應用於汽車、家具、紙張、電路板、手機外殼等,其製造過程全無甲苯揮發造成的污染,且乾燥快速。國精化學研究這種材料,歷經十多年的改良精進,生產技術已是世界一流,可與海外擁有百年歷史的同業競爭,產品銷售拓及世界40多國,成為化工界的臺灣之光。2017年響應政府政策成立高值化樹脂研發中心,發展高附加價值產品,提升臺灣樹脂產業競爭力。
秉持共創共享精神 永續經營企業
國精化學2012年成為臺灣證交所上市公司之一,掛牌當天接受記者採訪時,蔡有涼驕傲地說:「公司自成立至今33年,從來沒有虧過錢,每年都有配發股息。」翻開歷史數據,公司年營業額從20年前15億元,最高成長到2017年近50億元,成長近3倍多。被問到長遠經營的秘訣為何?蔡有涼說:「跟員工共同創造價值,並且懂得共享,就能讓公司經營可長可久。」
他將員工視為公司重要的資產,幫企業創造巨大價值,所以該分享果實的時候,不應視為負擔。2005年政府宣布勞退新制上路時,蔡有涼宣布年資超過19年的員工即以舊制「服務一年領兩個月」的結算方式先結清舊制退休金,並且希望繼續留任公司服務,在當年產業界可說是相當少見的例子。
2021年4月他更與合作金庫攜手,打造員工持股信託,員工可再自行提撥一部份定額薪資,加上公司補貼金額匯款至信託專戶,每月定期購買公司股票,作為員工退休的第三保障。蔡有涼關懷員工也激勵員工, 提拔努力向上同仁,凝聚強烈的向心力; 甚至離開公司出去創業的同仁也給予祝福和勉勵,這些舊同仁不忘經常回來探望,也讓一位從會計專員升任副總,在服務公司四十多年退休前,寫給蔡董事長四個字—「無怨無悔」。
將心比心慷慨解囊 幫助清寒學子專心向學
從一名實習教師後來成為上市公司董事長,蔡有涼心中最感恩的是母校的栽培。2013年他和師大化學系聯繫,希望成立獎學金回饋母系,後來以「52級化學系校友」名義定期捐助,每學期頒發給大學部10位中低收入戶學生12,000元,之後更擴大獎學金申請辦法,把碩博士班一同納入,每學期頒發3位碩士生各60,000元,2位博士生各120,000元,減輕其家庭經濟負擔,專心向學。
除了母校之外,蔡有涼也捐贈高雄永安國中和臺南家鄉的安定國中,每學期各30 位清寒學子每人5,000元獎學金,另外也在公司設立員工子女獎助學金,鼓勵向學精神。他說,「自己就是出身偏鄉,當初念書也是刻苦,將心比心,希望能夠幫助更多莘莘學子,透過教育翻轉人生。」
回顧師大畢業60年後的成就,蔡有涼以一席話勉勵後進:「務實行事,正面思考是我一生的行事準則;誠信、專業、永續經營,一直是我40多年來經營企業的理念。在網路科技時代,誠信待人,充實自己專業,就一定可以永續經營自己的豐富人生。」(撰文:黃樂賢/編輯:曹律麟、曾秉芳/核稿:胡世澤)
本文出處:本校校友中心網站
第二十二屆傑出校友—化學系52級
國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蔡有涼/大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