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紀錄這一世紀輝煌美術系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百年校慶美術系史文物史料展」,展出創校以來美術系的成長與歷史,展品包含手寫文獻、歷屆系友合照、歷年活動老照片等珍貴史料,承載百年藝術風華,展覽即日起至10月6日於德群畫廊展出。
美術系前身最初為3年制的勞作圖畫專修科,省立師範學院1946年成立時就設立,並於隔年(1947年)招生,1949年增設藝術學系,招收4年制大學部新生。教學空間原位在和平校區校內東南一隅,因1926年落成啟用的「普通大樓」(今普字樓)二層建築物,於1954年增建第3層,藝術學系共得8間教室,稍具規模,1982年美術系於師大路一號新建系館落成啟用,規模更具宏偉。過去75年來,美術系名師雲集,人才輩出,引領藝術風潮,推行藝術教育,辦學績效璀璨輝煌。
「臺師大的美術系史,就是臺灣美術教育發展史」吳正己校長發表開幕致詞表示,美術系名師雲集、人才輩出,適逢百年校慶,展出師大美術師生的青蔥歲月軌跡,也展現美術系未來發展可能,吳校長強調,美術系帶給大家的不只是光榮,更彰顯師大的內涵。
藝術學院院長劉建成說,歷史是現代人描述過去的痕跡,創校至今,秉持著穩健踏實的研究精神,結合田野調查的訪談紀錄,讓大家看到師大成長的過程,期待研究計畫成果正式出版,讓更多人了解師大在臺灣美術的重要貢獻。
策展人楊永源教授表示,百年歷史史料蒐集不易,依賴許多美術系傑出校友、藝術界前輩等熱愛美術的先進,完成這次豐富且動人的展出,他補充,隨著時代進步,藝術不再只是單純的美術、音樂、舞蹈、戲劇,更結合科技和跨界合作,期許未來能將老照片數位典藏,讓歷史永久流傳。
前文化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陳郁秀指出,文化是持續不斷且需經時間沉澱的,無論未來如何發展,只要大家對藝術都抱有同樣熱忱,藝術就能以符合時代的方式,持續滋潤社會,她也鼓勵觀眾多認識歷史,化過去點滴為養分,持續探索藝術價值。
屏東大學前副校長黃冬富校友分享多張歷史照片,他以「師大美術系早期課程」為題,一一解釋相片背後故事,黃冬富校友說,老師們的盡責用心,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美術人才,這次展出不只是回顧,更是前瞻,讓社會看見師大師生之情,也展現美術系輝煌歷史與光明未來。
美術系主任白適銘表示,美術系為臺灣美術史奠定基礎,這次展覽是歷史性的時刻,有賴於所有師長、學生、校友大力支持,期盼未來繼續發光發熱,把美學精神發揚光大。
開幕式貴賓雲集,許多退休師長、校友都出席盛會,包括鄭善禧、王秀雄、廖修平、江明賢、蘇憲法、袁金塔名譽教授,以及羅芳、梁秀中、羅慧明、鄭翼翔、林仁傑、劉文煒夫人等退休教授,還有樊湘濱、林柏亭、梁丹貝、簡錫圭、呂燕卿、曾長生、劉墉、劉芳如、陳筱君等校友,與趙惠玲、王瓊麗、林淑華教授等,大家看到過去舊照片及檔案,都打開話匣子暢談回憶當年。(撰文:校園記者設計112詹雲涵 / 編輯:林靜 / 核稿:胡世澤)
《美術系史文物史料展》
展覽時間:即日起至10/6(每日9:00-17:00),10/6開放至12:00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館 德群畫廊(臺北市大安區師大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