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師大與國科會共同辦理 全國性科普閱讀競賽
108課綱開啟全新閱讀素養時代。科學素養不再侷限於考試的解題方法,學生閱讀科學讀物時,如何在氾濫資訊中找到高品質、適合學習程度的科學素材,是教育現場至關重要的課題。臺灣師範大學SmartReading團隊將AI讀物難度分級技術,透過測驗、選書、閱讀、讀後回饋四大功能,完整記錄孩子的學習歷程,提升中小學生科普閱讀動機,成為自律自主的科普學習者。
臺灣師範大學於110年至111年間,與國科會、新北市、臺中市等單位合作,連續辦理三屆「SmartReading科普閱讀力大賽」,每屆競賽歷時半年。競賽組別以國小三年級至高中一年級共分七個組別。參賽學校涵蓋臺北市、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花東等十九縣市,報名參賽人數累計八千餘人。
打造新世代自主閱讀指標 培養學子適性成長
競賽期間,參賽學生使用「SmartReading適性閱讀」系統,透過精準快速的中文閱讀能力診斷,將閱讀程度與讀物難度適配。藉由系統已建置,適合國小三年級至高中一年級的2,180餘本科普讀物,不僅能激勵其學習動機,更可有效提升選擇的效率,降低科學閱讀恐懼。第三屆科普閱讀力大賽不受疫情波擾,採實體與線上兩種施測方式,於111年5月份圓滿完成賽事。
111年9月24日於臺灣師範大學舉行頒獎典禮,邀請新北市教育局張明文局長、臺北市教育局鄧進權副局長、臺灣閱讀協會陳昭珍理事長、康橋國際學校秀岡校區卓意翔副校長、親子天下兒童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林彥傑、新北市信義國小陳桂蘭校長到場擔任頒獎嘉賓。參賽學校師生、家長齊聚典禮會場,為優秀的得獎同學喝采。
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表示,數位閱讀邁向新時代,團隊使用「SmartReading適性閱讀」系統作為科普賽競賽平台,期望在知識爆炸的時代,藉由測驗、選書、規劃的「智慧閱讀三步驟」,培養學子的跨領域閱讀力與閱讀習慣,讓學生們手握知識大門的鑰匙,成為自律自主的「SmartReader」。
本次競賽有幾個特色:
一、適配閱讀能力與圖書難度,擴增多元書籍與文章素材
參賽學生首先須參加中文適性閱讀能力診斷(DACC),依據診斷結果,配合其當前閱讀能力的科普推薦書單,讓學生選書有依據、個人化。本競賽目前共有「推薦書單」、「推薦文章」等2種閱讀素材,主題包含植物/動物、數學、天文地科、物理/化學等8大類別。「推薦文章」功能,則與「PanSci泛科學」及「數感實驗室Numeracy Lab」合作評選,當前提供600餘篇線上科普短文,競賽期間提供已超過4,000人次的瀏覽次數。
總閱讀量/本 | 人數 | 平均閱讀量/本 | |
全體學生 | 21,153 | 1,100 | 19 |
女 | 8,051 | 505 | 16 |
男 | 13,102 | 595 | 22 |
國小學生 | 17,479 | 716 | 24 |
女 | 6,474 | 325 | 20 |
男 | 11,005 | 391 | 28 |
國中學生 | 3,459 | 355 | 10 |
女 | 1,461 | 166 | 9 |
男 | 1,998 | 189 | 11 |
高中學生 | 215 | 29 | 7 |
女 | 116 | 14 | 8 |
男 | 99 | 15 | 7 |
二、綜合性閱讀五力分數,開啟學生全方位閱讀力
本競賽賽程為期半年,學生透過「前測、閱讀任務挑戰、後測」三個階段。競賽期間,系統詳細記錄每週閱讀歷程,並產出線上「閱讀五力分數」報表。自主規劃閱讀期間計算為「規劃力」;讀後評量填答結果計算為「執行力」;閱讀多元書籍類別的結果計算為「博學力」;閱讀單一書籍類別的深化成果則計算為「精進力」;前後測成長結果計算為「成長力」。將閱讀能力數據化、可視化。
三、閱讀任務徽章,深化學生文化素養與科普閱讀興趣
本競賽內建徽章蒐集系統,參賽者於指定時間依據提示完成閱讀任務,即可獲得期間限定的特色科普徽章。任務內容包含閱讀指定的書單及文章類別、世界性科普節日、科學家生辰、台灣重要節慶與其他隱藏任務。本屆各年級累計獲得徽章達20423枚,因設計活潑及任務類型多樣,大受參賽者好評。
本次競賽結果有以下發現:
一、科普閱讀參與,國小男性最踴躍
活動期間參賽者共完成約21,153本的書籍評量。以不同學習階段來看;國小參賽者整體閱讀平均本數為24本,男生平均閱讀本數為28本,女生平均閱讀本數為20本。國、高中參賽者因科普讀本難度較高,需要較長的閱讀時間及一定的科學基礎知識,國中參賽者整體平均閱讀書籍數為10本;高中參賽者中女性平均閱讀本數多於男性,整體平均閱讀書籍數為7本。
二、學生偏好閱讀動物/寵物類與地球生態/天文類書籍
整體參賽學生對於科普書籍的喜愛程度,以植物/動物類(男生28.19%、女生27.91%)最能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如:《昆蟲老師上課了!:吳沁婕的超級生物課》、《小島上的貓頭鷹》、《神奇樹屋》等系列)。在次要類別,男女皆喜好生態/生命科學類的書籍(男生15.20%、女生16.87%)。
三、參賽學生閱讀歷程的質與量均佳,表現令人驚豔
本次參賽學生皆積極參與競賽。以三年級組第一名得主,臺北市立大同國小的林靖軒同學為例,競賽期間閱讀書籍本數高達383本,書籍讀後評量的通過率更高達95%,書籍不僅讀得多,更是能讀得要領。四年級組第一名為第二次參賽的新北市信義國小謝秉言同學,本次競賽期間共閱讀427本書。其中五年級組為本次競爭最激烈的一組,臺北市立長春國小的黃葦川同學以及高雄市立集美國小的吳勁毅同學,兩者僅以極小的分數差距位居第一及第二名。此外,第一次參與競賽的高雄市立正義國小的孫政遠,競賽期間閱讀281本書籍,通過率達到97%。
四、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師長及家長支持鼓勵,帶動學生優異表現
新北市教育局致力於推動智慧閱讀教育,不遺餘力,成果豐碩。本屆競賽全台共2,104人報名參與,全國賽獎項獲獎學生共計36人,其中新北市得獎學生便囊括14位,表現相當亮眼。
家長與學校師長共同陪伴,使得學生能專注於本次競賽,並有相當卓越的成果,例如新北市康橋國際學校、臺中市明道中學、臺中市葳格國際學校、臺北市東山中學等校,皆因全力推廣閱讀活動,才能有優異的競賽成果。以新北市康橋國際學校國中部為例,此次七年級組參賽者,全國賽前5名得主中,康橋中學就獲有3名的佳績。
SmartReading科普閱讀力大賽 第三屆頒獎典禮暨第四屆賽事啟動
延續前三屆廣受好評之科普賽事,第四屆科普賽將擴大辦理,邀請「PanMedia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馮瑞麒總經理、「數感實驗室Numeracy Lab」賴以威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賴亦德執行長,持續提供參賽者更生活化、趣味化的科普文章,預期第四屆科普閱讀力大賽將能讓全球讀者有更高品質的閱讀體驗和更充實的閱讀收穫。活動詳情請參閱官方網站:https://contest.smartreading.net(資料來源: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