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已創立75年,培育無數藝術人才,美術系學生與校友參加「111年全國美術展」,與近千件作品競爭,最終奪得4面金牌、2面銀牌與2面銅牌,成績亮眼,得獎作品即日起至10月2日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
「全國美術展」由國美館主辦,分為11個類別徵件,包含水墨、書法、篆刻、膠彩、油畫、水彩、版畫、雕塑、攝影、新媒體藝術及綜合媒材類。今年1月開始徵件,經過嚴謹的評選作業,7月底公布得獎作品。
美術系共有8件作品脫穎而出,榮獲金銀銅牌大獎,還有8件作品入選。碩班校友劉冠意更是連續三年獲得同一類項前三名,今年以〈汲古涵新〉榮獲篆刻類金牌與「免審查獎」殊榮,用婉約線條,將古典元素融合生活體悟,在刀、筆、石間反覆探求方寸之趣,追尋線質之美。
水彩類金銀銅牌皆由美術系囊括,碩班校友鄭至軒也入選。金牌是大學部學生林品潔,作品〈少年維持的煩惱〉呈現出陰柔卻青春的意象,林品潔表示,忍受戀愛痛苦的戀人們,在這個空洞的世界形成一幅浪漫派畫作。
林品潔在頒獎典禮致詞時打趣地說,她的作品〈少年維持的煩惱〉並沒有寫錯名字,的確是「少年維『持』」,不是「少年維『特』」。林品潔說,自己是從高中、大學到現在,不斷持續參與全國美術展,終於從落選、入選到獲得金牌的肯定。另外她提到要特別感謝阿嬤對這次得獎作品的協助,這次作品是以蛋彩表現,但創作期間適逢蛋慌,都是阿嬤每天一早去市場買蛋,讓她得順利完成創作。
大學部鍾子逸的作品〈迷霧之間—六〉獲得銀牌,他的筆下描繪著朦朧、憂傷,將人生的體悟畫進畫紙。大學部廖敏如的〈永無止境的輪迴〉榮獲銅牌,運用水彩筆勾勒出對世界的疑問,她說:「世界不斷下沉,你是否感同身受?」。
攝影類金牌獎由大學部校友戴震東獲得,作品〈建築研究〉以畫面中心的圓為基準,拍攝九座城市建築物的側面圖,以光影的輕重緩急呈現時間流動,使圖像建築能有時間的維度。
版畫類金牌是博班校友高嘉宏,作品〈Dinner Table, Lane 86, Penghu〉利用黑白色調,展現對家庭緊密依存的渴望,水墨類銅牌得主為碩班蔡濰楨,〈彷彿若有光〉作品表達,人的境遇總是高低起伏,面對混沌也不會影響追求閃耀。碩班吳佳軒與博班校友吳惠淳皆入選。
油畫類由碩班胡銜文的〈私領域庇護所—羊〉奪得銀牌,以孩童為主角,表達大人提供孩童安全庇護,但這個保護裝置也可能成為框架或限制。博生劉安迪、碩班林文斌、碩班呂宗憲、碩班雷凱勛、博班校友林正哲、在職班校友鄭力文及大學部校友戴飴霏皆入選。(撰稿:公事中心林靜/ 編輯:胡世澤/ 核稿:胡世澤)
「111年全國美術展」
地點:國立臺灣美術館102-107、203-205展覽室、美術街(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時間:即日起至10月2日,週二至週五09:00-17:00、週六、週日09:00-18:00(每週一休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