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騎著單車穿梭臺北大街小巷,乘著微風享受沿途風光,慢步調的節奏加上減碳概念興起,單車代步近年已成為城市旅遊與通勤的趨勢。隨著微笑單車迅速拓點,以及部分專屬單車道的設置,也讓位處都會區的臺灣大學系統三校學生,校際往返更為便利與安全。
面對學生通勤需求增加的趨勢,臺灣大學系統三校發起「大學之道」計畫,在今(111)年1月辦理論壇,邀集產、官、學、研專家,針對校際通學,規劃三條特色單車道,除了完備既有的騎乘環境,也串聯都市自然與人文景點,兼顧在地社區發展效益。
三條特色單車道 深入探索在地風貌
說起「大學之道」的緣起,臺師大地理系教授兼副總務長蘇淑娟表示,臺大系統自2015年成立以來,開放三校學生跨校輔系、雙主修,至今累計6萬人次跨校修課,加上今年6月臺師大公館校區新宿舍落成,預計今年秋季起入住將近3000位學生,通勤需求勢必大增。
蘇副總務長打趣地說,學生通學方式不外乎就是「BMW」- Bike (單車)、Metro (捷運與其他公共交通運輸)、Walk (步行)。單車不僅便宜、快速、也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節奏,且能帶入低碳綠能、健康樂活的當代趨勢與教育概念,「大學之道不只是要解決通勤需求,更是建構大學師生在都市中教與學的生活態度,引領學生走出校園、與社會互動,在日常環境中學習。」
穿梭校際的三條特色通學道包括「河岸單車道」、「熱鬧單車道」、「簡單單車道」。「河岸單車道」連接臺師大和平校區與公館校區,沿途依傍著新店溪(中正河濱公園),連接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公館商圈、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及自來水園區,沿路能欣賞河岸風光與大片綠地花草,是擁抱大自然的療癒通勤之路。
第二條「熱鬧單車道」位於臺北城南一帶,行經古亭與公館商圈,著重於都市的生活機能與文化遺產。許多歷史建築坐落於此,如梁實秋故居、殷海光故居、日治時期海軍招待所等,周圍亦有許多二手書店、特色咖啡廳,是能夠充實心靈、感受都市歷史脈動的文化之路。
路線最短的「簡單單車道」,從臺師大校本部沿著和平東路轉新生南路,便能從羅斯福路直達臺大校園,是交通上最直覺且便捷的道路。此外,路程中行經的瑠公圳遺址,也能讓學生近距離接觸歷史現場。
「大學之道也是學習之道。」蘇副總務長認為除了直指交通問題外,這項計畫能有效帶動社區共同營造,也引領學生學習認識都市文化,尤其大安區環境面臨老化,有許多窳陋或閒置空間,若結合「大學之道」,間接活絡特定場域,翻新老舊空間,打造單車沿途休憩點,也促成學生與社區共生、共好的社會環境。
騎乘安全放第一 學生通學更安心
然而,在尖峰時刻的臺北市大安區,汽機車多,單車騎乘環境就備受考驗。根據「大學之道」專題報導團隊的問卷結果顯示,在161位跨校通勤的學生當中,26%使用腳踏車通勤,但其中卻只有 8% 學生認為通勤過程非常安全。
蘇副總務長解釋,北市的單車騎乘環境近年來大幅進步,但行經部分路段,由於沒有專屬車道,仍出現人行道上人車擦撞的情形;或是單車騎士因車輛路邊臨停,被迫與汽機車爭道,險象環生。
臺大先進公共運輸研究中心執行長、「大學之道」計畫參與人陳雅雯建議,三校可以一起合作,統計學生用路習慣與需求,並跟政府做洽談,相關的提案包含車道鋪面改善、交通號誌修改、無障礙斜坡優化等,期望增加更多的安全措施來優化單車道的使用者體驗。
經常往返臺師大、臺大的跨校修課學生張若漪表示,自己對道路不熟,加上臺北市車流量大,因此不敢騎腳踏車通勤兩校,但若大學之道能解決上述問題,能提高她騎乘單車通勤的意願。
打造騎乘友善環境 推動都市單車文化
陳執行長進一步指出,完善的交通規劃可以改變大眾的通勤行為,若三校學生因為大學之道,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騎出校園時,就能帶動民眾自行車使用率。單車人口一多,政府會更關注到騎乘環境,並優化相關設施,進而讓更多人注意單車安全,推動整個都市單車文化的改變。
「人本友善、宜居宜遊是大學之道最終目的。」陳執行長認為,大學之道跳脫通勤功能的框架,不僅改善學生交通難題,更結合地方創生、文史工作、觀光資源的開發來帶動文創產業發展。她也補充,三校間的大學之道只是起點,若發展得宜,未來這條道路將串連臺北市各所大學,打造城市自行車友善環境的終極願景。(撰文:校園記者表演學程112許雅淳 / 攝影:華語114林亭妤 / 影音:公領112闕丞婕、社教114陳廷安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