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234人
圖 新聞投稿
2022-06-14
野武士追光紀行—洪瑞麟特展 藝史所策展紀念前輩藝術家
圖
藝史所師生策畫〈野武士追光紀行——洪瑞麟特展 〉
圖
藝史所學生一手包辦展覽構成與論述、作品調查研究、視覺設計、宣傳活動等。
圖
修課同學至猴硐礦工文史館訪查老礦工們畫作內容。
圖
展期自6月8日至7月10日,每週三至週日11:00-17:00,於瑪德蓮藝廊展出,歡迎蒞臨參觀。
圖

素有「礦工畫家」之稱的洪瑞麟,其創作關注勞動者群像,展現其高度的人文關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臺灣美術史研究與田野調查」課程,師生策畫〈野武士追光紀行——洪瑞麟特展 〉,學生一手包辦展覽構成與論述、作品調查研究、視覺設計、宣傳活動等。展期自6月8日至7月10日,每週三至週日11:00-17:00,於瑪德蓮藝廊展出,歡迎蒞臨參觀。

適逢藝術家洪瑞麟110歲冥誕,課程指導老師藝史所蔡家丘副教授,將策展實務安排至授課之中,並向收藏家龔玉葉女士借件,帶領同學們研究畫家洪瑞麟的學習歷程和風格養成,也讓學生自行寫下各件作品說明,理解創作背景。

他表示,展覽主要標題「野武士」一詞原本指日本古時候露宿、埋伏在山野的游擊兵,後來被洪瑞麟用來自稱,象徵不受制式教育約束,勇敢追求自由創作的精神。由於洪瑞麟又自稱追光者,因此副標題「追光紀行」,表達其筆下對光線、色彩的追求與蛻變。

在此次展覽中,除了能看到洪瑞麟的代表作礦工畫之外,還包括其學生時期及退休後的作品。展件分為「追地底下的光」與「追地面上的光」兩類,每一件作品附上一項光的名稱,引導觀眾關注畫家光線的表現力,從光的角度來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並在空間規劃將相同主題畫作擺至同一牆面,以利觀眾來回比較賞析。

蔡教授亦為2020年造成轟動的展覽「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策展成員之一。蔡教授表示,藝術史研究所平常專注於學術研究的訓練,希望能藉由展覽的各項實務操作,幫助同學有更豐富的學習經驗。

從本展可見,即便歷經臺灣戰後社會結構與美術環境的變化,藝術家從不競逐主流,堅持以「在野」的精神和位置,摸索學習,深入山野礦坑、原住民生活、城市與自然,見證從質樸環境中散發出的溫暖光芒,並展現了藝術家如野武士般的創作歷程。(撰文:校園記者藝史所吳宥葳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

本展另有提供導覽服務,敬請填寫導覽表單,以利統計人數及事前安排。預約導覽網址:https://reurl.cc/zZOblV

導覽場次:
6/11(六) 14:00-15:00
6/15(三) 14:00-15:00
6/16(四) 14:00-15:00
6/17(五)14:00-15:00
6/22(三)14:00-15:00 *英文導覽 English version
6/23(四)14:00-15:00
6/25(六)14:00-15:00
6/30(四)14:00-15:00
7/07(四)14:00-15:00
7/08(五)14:00-15:00
7/09(六)14:00-15:00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野武士追光紀行──洪瑞麟特展」
展覽時間:2022/6/8-7/10 每週三至週日11:00-17:00 (週一週二未開放)
展覽地點:瑪德蓮藝廊 (瑪德蓮廚房)臺北市大安區永康街63號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臺灣美術史研究與田野調查】課程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天美藝術基金會
借展單位:財團法人臺北市宏葉藝術基金會
特別感謝:林煥盛修復師、臺北文保所
展覽網站:https://artsgallery.website/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