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優化現行學習扶助教學方案,強化偏鄉學生國文、英文、數學基礎學科能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自105年起受教育部國教署委託,於花蓮縣、臺東縣辦理偏鄉暨弱勢中小學學生學力增能計畫(PASSION計畫),運用「適性診斷、篩選分流機制與全方位教學培育」教學模組,並追蹤學生長期學力發展,以弭平城鄉與弱勢學習成就差距。110年度起更與其中4所參與計畫的國小合作,試辦日間課程導入國語文及英語科教學模組,確保在校學習成效最大化。
PASSION教學團隊以自行研發的教學模組,藉由結合適性診斷、篩選分流機制與教學配套方案,輔導參與計畫的試辦學校使用扎根教學模組,除協助低成就學生在國英數三門基礎學科素養提升外,亦透過每學期的診斷測驗紀錄,提供地方政府、學校、家長與學生參考依據,可長期追蹤並觀察學力發展。
以花蓮縣高寮國小、富北國中為例,前者以穩定的行政團隊,全力在校內推行教學模組,學生接受扎根課程後,即在花蓮縣學力檢測有顯著進步;後者則長期參與計畫,除105學年第1屆參與學生在會考獲得亮眼成績外,108學年的8年級也在花蓮縣學力檢測中有優秀表現,可見計畫團隊建構的教學支持系統,有效提升了偏鄉學校的教學品質。
同時,團隊也在花蓮縣成立PASSION偏鄉教育學區聯盟,透過舉辦共同教師增能研習、成果展示、教學個案研討、分享教學成效與技巧,累積在地教學案例等,以達到區域教學經驗傳承,可供其他地區複製參考。
另為推廣扎根教學模組,計畫團隊已於109學年度完成「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學習扶助科技化評量系統」與「臺師大心測中心國英數診斷測驗系統」成績評量等化作業;110學年也持續於全臺各地聯繫有意願的學校施測,擴充等化施測的資料量,以精進等化數值效度。
臺師大與國教署未來也將持續推動學習扶助計畫,並結合數位學習資源,依學生個別學力現況,提供適切的學習扶助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資料來源:國教署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