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395人
圖 新聞投稿
2022-05-02
緬懷傑出校友李行導演《行影.不離》校園巡迴首映
圖
李行影響臺灣電影深遠,縱橫影界逾70年,從臺語片、健康寫實、瓊瑤電影都有他的代表作,被譽為「臺灣電影教父」。(圖片來源: 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 )
圖
臺師大迎百年校慶,校友中心4月30日於古蹟禮堂特別企劃「大師典範《行影.不離》李行導演紀錄片校園巡迴首映會」。
圖
教育學院陳學志院長開幕致詞說,今年是臺師大百年校慶,要展現世代傳承精神,李導演對電影的奉獻是學弟妹最佳典範。
圖
前文化部部長龍應台引言表示,李導演晚年致力推動「兩岸電影展」,扎根兩岸電影人交流也提攜後進,令她十分欽佩。
圖
映後座談會由表演藝術研究所何康國教授(左一)主持,並邀請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左三)、國家影視中心董事長藍祖蔚(左二)、名導朱延平(右三)、《行影.不離》紀錄片導演何平(右二)、製片周揚明(右一)共同與談,緬懷李行導演及其貢獻。
圖
台下觀眾參與座談,發表觀後心得。
圖
《王哥柳哥遊臺灣》1959年出品。
圖
《秋決》,1972年出品。
圖
《彩雲飛》1973年出品。

臺師大迎百年校慶,校友中心4月30日於古蹟禮堂特別企劃「大師典範《行影.不離》李行導演紀錄片校園巡迴首映」,由表演藝術研究所何康國教授主持映後座談,並邀請前文化部長龍應台、國家影視中心董事長藍祖蔚、名導朱延平、《行影.不離》紀錄片導演何平、製片周揚明共同與談,緬懷「臺灣電影教父」李行,及其對影壇與文化的貢獻。

本名李子達的名導李行於2021年病逝,享耆壽91歲。畢業於省立師範學院(今臺師大)教育系的他,投身電影界成為終生志業,執導作品有《王哥柳哥遊臺灣》、《秋決》、《彩雲飛》等,類型廣泛、取材多元。導演在校期間曾活躍於話劇社,此次選在他曾多次排練與表演的古蹟禮堂放映紀錄片,深具感懷意義。

《行影.不離》在去(110)年金馬影展首映,影片貼身捕捉了李行導演生前幾年的身影及自述,並爬梳家族史及從專家觀點,分析他在影壇所帶來的影響,展示導演生平多方面向,具有影史價值,內容可親動人。此次校園首映會多位影迷出席支持,其中還包括宏碁集團董事長夫婦貴賓等。

教育學院陳學志院長開幕致詞說,導演曾以「只要堅持、不怕苦,堂堂正正做人、認份做事,就是一個傑出的師大人」勉勵後輩,充分發揮了「誠正勤樸」的校訓精神,並提到今年百年校慶,要展現世代傳承精神,李導演對電影的奉獻是學弟妹最佳典範。

前文化部部長龍應台引言表示,李導演的代表作品繁多,當中不乏早期宣揚愛國精神的電影,但他總能從大敘事中,刻畫對小人物的關注與情感,顯現社會與人文關懷。此外,李導演晚年致力推動「兩岸電影展」,扎根兩岸電影人交流也提攜後進,令她十分欽佩。

表演所何康國教授映後座談會引述龍應台老師著作,稱李導演是臺灣影壇「迷宮中眾人仰望的星斗」,指引後輩方向,奠基在此基礎上,往上發展。藍祖蔚董事長也說,影視聽中心很榮幸能協助紀錄這位多次創下臺灣電影紀錄的導演,也藉此傳承他的志業。

曾於1999年拍攝紀錄片《李行和他的行李》的導演何平,相隔20多年後執導《行影.不離》,身為李行忘年之交的他說,此次費時三年多記錄,李導演在拍攝時充分配合,也加入了信任,所以與前作相比,顯現出更多導演私人、細膩的一面。

監製朱延平感嘆自己雖沒參與到李行拍電影的時期,跟他雖是性格相反的創作者,但與李導演相識、相處很投緣,也很榮幸能夠記錄最真實的李行導演。

周揚明製片感性表示,自己看了無數次電影,但這次依舊忍不住落淚,同時感謝在場前輩給了不同形式的幫助,才能讓本片得以完成。她也感謝臺師大規劃此次首映會,期望後續的校園巡迴,能讓更多年輕學子,透過李導演的生平及作品,認識臺灣電影史上重要的一頁。(撰文:校園記者英語碩徐熙婷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

延伸閱讀:〈臺灣電影教父 教育系傑出校友李行〉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