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3月9日舉辦通識教育講座讀書會,邀請鮮乳坊創辦人龔建嘉獸醫師,帶領臺下師生閱讀個人著作《做一件只有你能做的事》,分享因食安風暴創業,以乳牛獸醫師為酪農發聲的經驗,鼓勵學生跳出限制,找到自己在乎的議題,勇敢行動。
龔建嘉是臺灣少數的乳牛獸醫師之一,2015年國內大廠爆發劣油事件,同家大廠向酪農收購的牛奶也遭波及,酪農大受打擊。龔建嘉用高於市場行情兩成的價格,向友善動物的牧場收購鮮奶,隔年在群眾募資平台發起「自己的牛奶自己救」,兩個月內成功募得六百萬元,「鮮乳坊」因此誕生,如今成功打入微風、全家、全聯等5千多個通路,年營收更是突破億元。
龔建嘉分享,在中南部擔任乳牛獸醫時,為數百隻乳牛治療蹄病與乳房炎,當時酪農產業常將乳牛受傷合理化,因無法負擔農場設備,只好將疾病視為正常醫療成本,後來加上食安風波,更是重創酪農經營牧場的利潤。他強調,鮮乳坊則以合理價格收購,鼓勵酪農提高生產品質與牧場環境,主打「嚴選單一牧場」、「獸醫現場把關」的高品質鮮乳,扭轉過往劣勢。
募資專案成功結束,但龔建嘉笑說,其實一開始卻還沒有任何通路願意賣自家牛奶。後來是在粉絲間發起「奶頭計畫」,尋找民間多餘的冰箱空間,從非典型通路揪團賣奶開始。「這些消費者可能是藥局、健身房、補習班的老闆,他們願意開放店裡的冰箱、幫我們揪團團購,揪團的人就稱為『奶頭』。」鮮乳坊在口耳相傳下,逐漸嶄露頭角,後來更成功打進微風超市、全家、全聯等通路。
龔建嘉也分享,當乳牛獸醫前的經驗,尤其是當兵入伍照顧軍犬時,發現軍犬宿舍環境簡陋,便在服役期間撰寫長達四十頁的「除役犬認養提案」,仍不被受軍方重視,直到退伍找上立委尋求體制外協助,也使他更在乎社會與人權議題,為日後創立品牌打下基礎。
盤點當初行動的原因,龔建嘉提到,身為全台灣少數的乳牛獸醫、入伍時衝撞體制的勇氣、廣泛學習特質,都成為當初行動的重要契機。他提到出社會後的體制會常讓人感到無力,因此需要找到「非常在意的事情」,讓自己保持熱情與衝勁。
當被問到是否想過創業失敗的可能,他則說,創業時從沒想過會失敗,因為若預測創業失敗,不確定是否保有繼續的動力,並鼓勵同學努力找尋「自己有感覺的事物」,勇敢行動,追尋目標。(撰文:校園記者社教111趙冠淇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