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744人
圖 新聞投稿
2022-02-08
音樂系林東毅勇奪國際鋼琴大賽金牌 自然演奏成就好聲音
圖
林東毅參加「克拉拉‧舒曼國際大賽」。圖/林東毅提供
圖
在進階B組中,林東毅名列第一。圖/取自大賽網站
圖
錄音對於林東毅而言,是找尋完美聲音的過程。圖/林東毅提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培育音樂人才,在國際舞台又傳捷報!目前就讀音樂系碩士班鋼琴演奏組一年級的林東毅,近日參加「克拉拉‧舒曼國際大賽」(Clara Schuman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於進階B組(Advanced B)拔得頭籌。今年23歲的他已是多項比賽的常勝軍,更曾在國家演奏廳登臺舉辦個人獨奏會。林東毅表示,在臉書瀏覽時看見該比賽的廣告,便決定試試身手。而近年來國際樂壇活動受疫情重創,這項比賽只看錄音不須現場演奏的特色,正好迎合出國不便的現況。

林東毅分享,因為有獲得贊助,讓他得以在蘆洲功學社音樂廳,用整整兩天時間摸索最佳的聲音,前後把德布西(C. Debussy)的《前奏曲》(Preludes pour piano)第二冊彈了整整七次,最後決定使用其中的第三、六、八、十二首來參賽。

談到如何選擇曲目並找到最佳的錄音,林東毅認為,曲子的表現力、色彩以及自己的喜好程度都是考量因素,至於最後送出的第六次錄音,因為對於場地以及樂器的熟悉,讓那次錄音成為最佳選擇。林東毅特別提到,最好的那次錄音甚至有無意間收到的開關門聲,但仍無損音樂的價值。他指出,完美的音樂不代表零失誤,有時一點差錯或是現場雜音,都是音樂的一部份,也讓這份錄音更加真實。

有別於多數國際比賽需要現場演奏,克拉拉‧舒曼國際大賽僅以約15分鐘的錄音,作為評判依據,林東毅說,有無觀眾的差別在於現場的回饋感,對於享受現場演出的他,錄音則比較像是「對自己彈琴」,少了一份臨場感。然而他也指出,錄音可以真實記錄聲音,對自己的進步也十分有幫助。

林東毅於去年12月底榮獲獎項後,緊接著一月份與音樂系學士班四年級學生潘致允,在國家演奏廳舉辦雙鋼琴音樂會,雖然時程緊湊不免感到壓力,他仍以「保持熱血、燃燒內心」註解自己目前心境。他也透露,未來將有與職業交響樂團合作協奏曲的計畫,如果疫情稍歇,也希望能出國學習,並繼續追求演奏事業。(資料來源:音樂學系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