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承辦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110學年度健康促進學校輔導計畫」,於12月7日辦理「中央輔導委員與縣市政府教育局處共識會議」。計畫主持人衛教系主任張鳳琴表示,110至111學年度將以「健康幸福校園」為目標推動,透過正向心理健康促進,期盼健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林良慶組長、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諶立中司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賈淑麗副署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陳學志院長等出席指導,匯集多位衛生教育專家、各縣市教育局處承辦科長、中心學校校長等共襄盛舉,凝聚實務面和學術面的共識,探討健康促進學校計畫推動重點、學校縣市目標及因應策略,並建立中央、縣市政府教育及衛生資源整合策略之共識。
計畫主持人衛教系主任張鳳琴將成效特別歸功於專家學者與實務教學,在108至109學年度以「素養導向健康促進」為題的計畫有顯著成效,如今110至111學年度將以「健康幸福校園」為目標推動,透過正向心理健康促進,含括五正(正向情緒、正向參與、正向關係、正向意義、正向成就)、四樂(樂動、樂活、樂食、樂眠),期盼健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臺師大教育學院院長陳學志以「提升正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為題,代表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帶領討論心理議題。他提到,目前我國的教育過度強調認知知識的傳遞,卻忽略了學生情意價值的培養,「學生優秀,但不快樂」的問題越發嚴重,過去著重知識學習,忽略社會情緒培育,導致缺乏動機,不具備情緒調節能力,而導致吸毒、自殺等狀況發生。若以正向心理學介入,不只能改正個人的錯誤或缺點,更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長處和美德。
陳學志院長也說到「教育除了在意學生飛得多高多遠,也應該關心學生飛得多苦多累。」健康促進學校囊括眾多議題,除了讓學生保持健康,也關注學生的社會情緒能力學習,透過正向心理學介入提升學生精神健康、社交技能等能力,不僅提升課業表現,更可以明顯減少情緒困擾、偏差行為等狀況發生,為學生打造幸福快樂的學習環境。
其次當日會議表揚109學年度地方政府辦理學校健康促進績優縣市,特優縣市及特色獎由新北市脫穎而出,藉由新北校園通APP結合各式資源落實政策、跨域創新健康促進策略,有效提升學童健康力,嘉義縣與臺南市則分別以創新教育、健康實踐力,獲得評審青睞榮獲特優獎。(撰稿:校園記者衛教112簡秀純 / 攝影:衛教系提供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衛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