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師大通識教育中心11月5日舉辦「誰來喝咖啡」直播企劃,邀請東吳大學歷史系盧令北副教授,與公領系王錦雀副教授共同與談,導讀《像我一樣黑:一位化身黑人的白人作家,揭露種族偏見的勇敢之旅》一書,探討美國民權運動,盼喚起大眾對種族矛盾與種族主義的思考,讓共享平等自由不只是口號。
盧令北副教授研究專長包含「非裔美國人史」、「美國南方史」,開設過諸多人權議題課程,如「美國抗議運動」、「猶太受難史」、「非裔美國人史」等。其中「非裔美國人史」,探討白人與非裔間的矛盾,在多元族裔社會的美國是研究熱點,也與美國種族主義的形成息息相關。
盧副教授表示,《像我一樣黑》出版至今已60年,此書的特殊性在於其社會實驗性質,超越單純換位思考的實驗計畫。此書作者約翰.格里芬 (John Howard Griffin)是名南方白人,藉由喬裝成非裔人士,分別親訪四個南方州郡,路易斯安那、密西西比、阿拉巴馬以及喬治亞。他深入鄉鎮社區,理解在充滿不公與種族主義的社會中,一位非裔美國人的真實感覺。
歷時七週「變身」的計畫結束後,重返白人社會的格里芬,不必再面對種族歧視,無須每天尋找吃飯、喝水以及上洗手間的場所,但是他對種族問題展現完全不同的思考層次,導正原先的種族偏見。
盧副教授指出,看似重獲自由的格里芬,卻陷入某種錯亂:同樣是格里芬這個個體,昔日是非裔身分時,白人厭惡他,但非裔對他溫和以待;等他變回白人,則享受特權並得到白人兄弟般的對待,而非裔不是仇視他,就是對他極盡阿諛奉承。這次實驗計畫驗證了格里芬最初的假設,即白人與非裔是依膚色來論斷對方,而非根據人格與行為。
「身處如此不公平的制度與環境中,非裔同胞為何不思群起抗議?」當格里芬喬扮成非裔,他不由自主地過得提心吊膽,深怕因稍不留意違反社會教條而受到處罰。
盧副教授解釋,當這種「嚴守社會規範」的自我警惕,內化成日常行為及潛意識後,格里芬竟也自然地接受現狀,無意去挑戰眼前的不公不義,並意識到非裔順著白人的意,白人自然就不會找麻煩,但若貿然對抗體制,只會讓整個非裔群體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盧副教授也點出,南北戰爭雖瓦解了奴隸制度,但並未終結種族矛盾與種族主義,直到1965年,內戰結束後一百年,當國會通過《投票權法案》,法律對非裔同胞的平權保障才勉強到位,但今日的美國和世界各地的種族主義及種族衝突其實從未暫歇,書中格里芬的警句依舊足為世人所警惕。(撰文:校園記者華語111張華珍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