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為明年「未來教育峰會在臺灣」,先行舉辦三場區線上「未來教育咖啡館」桌長會議為前導,9月24日北區桌長會議邀請各區深耕教育界校友,並有臺師大資教所教授張國恩、臺師大教育學院院長陳學志,以及臺中教育大學校長王如哲分別針對「極速科技」、「後疫時代」與「國際變遷」安排三場專題演講,進行深度交流。
出席北區桌長會議的教育先進包含金門縣校友會理事長李金振(前國立金門大學校長)、苗栗縣校友會理事長王育文(育達科技大學董事長)、桃園市校友會理事長許唐敏(桃園市立平鎮高中校長)與北區各地校長校友、臺師大校內師長。臺師大吳正己校長也在專題演講前,先以「百年傳承,世紀典範」為題,回顧師大創校以來的成果與變革。
吳校長分享,臺師大近來在QS和THE世界大學排名中,教育學科維持在20多名的亮眼表現,並且在資源運用及建設上也不遺餘力,新進美術館預計於明年五月完成,公館校區可容納三千人的宿舍,也將在明年九月開放進住。吳校長表示,百年校慶將以「凝聚」、「傳承」為主軸,期待透過活動,展現臺師大在藝術、音樂、人文、運動方面的涵養,同時展現對臺灣社會的承諾及貢獻。
專題講座部分,資教所張國恩教授以「從宏觀角度看極速科技對教育的影響 · 以AI為例」為命題,強調在後疫情時代將會面臨四大轉變:教學與學習型態面臨改變,師生的互動將會創新;學習環境的重製與強化,包括電腦設備升級、網路的穩定度等等;跨國教育合作的變革,擴大了學習資源分享;最後則是非同步教學的廣泛運用。他認為數位科技對於教育的影響雖然有利有弊,但面對這樣的趨勢,教育會逐漸導向「Open School」,擴大對學習資源的利用。
教育學院陳學志院長則分享,面對後疫情時代的衝擊,該如何虛(線上教學)實(實體教學)整合,讓學習與教學都更進化。他說,新冠肺炎已經轉變成能夠改變教學現場型態的契機,但線上教學不該只是疫情底下的應變作為,也不該原封不動地把原本的教材搬移至線上,而是要掌握機會,去思考如何將它轉變成教育的進化與延續。
臺中教育大學校長王如哲(教育研究所校友)談到,未來教育發展趨勢在「2030雙語國家發展政策」底下,要避免以英語系國家宰制世界,而是要教育學子,透過英語擴展對不同文化的理解,避免文化偏見與我族中心。同時也該思考如何增加本地學生與外國學生的互動,創造出更豐富多元的價值。
全國校友總會秘書長康敏平也預告,「北區場未來教育峰會」將在今年11月13日登場,她也感謝此次線上桌長會議能如期舉辦,仰賴北北基、桃竹苗、宜蘭、金門各區的校長校友、校友會理事長熱情參與,投入教育峰會,希望凝聚各方觀點,在未來教育變革下,尋求因應之道。(撰文:校園記者華語113邱彥陵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
北區桌長會議與會校友及師長名單
與會人員 | 單位/姓名/直稱 |
金門縣校友會理事長 | 國立清華大學金門教育中心 李金振總監 |
苗栗縣校友會理事長 | 育達科技大學 王育文董事長 |
桃園市校友會理事長 | 桃園市立平鎮高中 許唐敏校長 |
金門桌長 | 金門農工 劉湘金校長 |
臺北桌長 | 民生國中 高敏慧校長 木柵國中 陳錦謀校長 大安高工 楊益强校長 |
新北桌長 | 二重國中 游翔越校長 貢寮國中 施敏雄校長 |
基隆桌長 | 八斗高中 許文璋校長 |
桃園桌長 | 桃園高中 游文聰校長 |
新竹桌長 | 竹北高中 陳瑞榮校長 竹北高中 蕭佑玟主秘 |
宜蘭桌長 | 羅東高工 廖俊仁校長 |
專題一講座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 張國恩教授 |
專題二講座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陳學志院長 |
專題三講座 | 臺中教育大學 王如哲校長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吳正己校長 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 陳佩英主任 林安邦主任秘書 公共事務中心 康敏平主任 公共事務中心 鄧麗君簡任秘書 校友中心 呂啓民組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