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落在青田街、過去曾是臺師大教授宿舍的日式老房子,如今經過修建改造,搖身一變「臺灣設計口 Taiwan Design Corner」設計博物館,不只提供臺師大,甚至是全臺師生一個參觀設計史料的窗口,也期望成為臺灣對外的設計出口。
為配合臺師大99週年校慶,並因應臺灣設計教育需求及未來產業發展,臺灣設計口在9月9日舉行啟用儀式。設計系林磐聳名譽教授也在開幕當天規畫「美與力/奧運設計展」,展出奧運官方及文化藝術海報、報告書、周邊紀念品等,將奧運設計史上的精采篇章再現於觀眾眼前。
吳正己校長表示,自己剛上任時,總務處同仁曾帶領他看過校外的每棟房舍,當時未使用的日式房舍,如今完全活化,他期待沿著青田街的設計口、設計系館,一路連到最早的發源地—和平東路的美術系,未來能變成充滿藝術氣息的區域。
設計系名譽教授林磐聳致詞時,特別感謝劉建成院長協助將青田街宿舍重新整修規劃,透過展出空間,能將藝術的點串連成線甚至是面,未來成為提供臺灣設計教育研究的重要窗口。他也表示,「老師是一個無私的角色」,所以自己毫不猶豫將珍貴的史料文獻捐獻出來,之後還會繼續捐贈,發揮拋磚引玉效果,讓更多師大人認同母校,奉獻心力。
臺師大設計系蘇文清系主任提到,感謝總務處、藝術學院師長協助,也特別感謝前設計系主任、現任藝術學院劉建成院長,「門廊都是他親手裝釘的,有他的經營,這個空間才能有現在規模。」他也感謝設計系林磐聳名譽教授,將其數十年收藏捐給師大,成為進駐這個空間的靈魂,讓臺師大師生都能享受這些極具價值的資源。
「臺灣設計口」博物館內分別有12口展示櫃,陳列了不同時期、國家、流派的設計史料,其中以臺師大前身的臺北高校時期(1922~1946)作為主體,展出日籍美術教師鹽月桃甫(1886~1954)曾在臺灣為《臺灣時報》、《臺灣遞信》、《翔風》等刊物設計的封面、32枚臺灣名勝郵戳印記、為「始政四十年臺灣博覽會」設計的繪葉書等,展品旁也能看到林磐聳教授的手稿說明。
持續推動設計相關政策的吳思瑤立法委員,當天也特別到場支持,她提及9月9日適逢「國民體育日」,臺灣設計口的典藏都十分珍貴,像是「美與力/歷屆奧運設計展」展出的近40年奧運設計,就會是未來國家舉辦運動博覽會很好的參考資源。
國立臺灣博物館洪世佑館長則說,臺博館跟臺師大一直有很大的連結,期待以後雙方能有更密切的合作。(撰文:校園記者臺文111董倩伶 / 攝影:校園記者臺文111祝嘉敏、設計系提供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
【臺灣設計口Taiwan Design Corner】及特展資訊
地點|臺北市大安區青田街5巷5號及7號
特展名稱:美與力/歷屆奧運設計展
展期|2021.9.7(二)-9.17(五)
展場開放時間|9:30-16:30
【臺灣設計口Taiwan Design Corner】創立緣起
近年來臺灣就讀設計相關領域,每年在學的院校系所學生超過十萬餘名,每年大專院校設計系所畢業生多達兩萬餘人,臺灣可謂是設計人口大國,更是推動臺灣邁向創意經濟轉型發展的人力資本;但是環顧當前臺灣各大公立美術館及博物館缺少設計典藏,更遑論專業的設計博物館,根本無法提供臺灣廣大院校系所師生親眼目睹設計史料的機會,而僅限於課堂教學、書籍閱讀或網路搜尋的知識。
2007年榮獲國家文藝獎美術類得主的本校設計系名譽教授林磐聳,是迄今唯一榮獲國家文藝獎的設計家,他多年來參與國際設計社團及全球設計交流推廣事務,深知透過教育才是培育富有優質化的人力素質與競爭力的人力資源;這不僅依賴在課堂所學的知識,更需要接觸設計文物與歷史文獻打開眼界、提高視野,才能培育出具有宏觀視野與系統思考的優質競爭力人才。
有鑒於此,林磐聳教授將其畢生蒐藏設計文物及珍貴文獻在本校青田街五巷五號教授宿舍改造設置了「臺灣設計口Taiwan Design Corner」,處在臺師大迎接2022年建校百週年歷史之際,「臺灣設計口」不僅是提供臺灣設計教育研究的重要窗口,更是重新梳理臺師大美術系設計領域師生及系友在臺灣設計發展歷史所傑出貢獻,格外地具有時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