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295人
圖 新聞投稿
2021-09-07
影音》設計系前進奧地利電子藝術節 臺灣22件作品帶領島嶼壯遊
圖
2021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將在線上開展,臺灣師範大學7日舉行記者會,由「臺北/福爾摩沙花園」策展人、設計系特聘教授黃心健(後排左4)等集結國內22件作品參展。
圖
2021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臺北/福爾摩沙花園」。
圖
臺師大設計系黃心健特聘教授領銜 「臺北/福爾摩沙花園:島嶼壯遊」
圖
「沉浸之旅」展出作品影像截圖。
圖
「動畫之旅」展出作品影像截圖。
圖
「新媒體之旅」展出作品影像截圖。
圖
「食壤計畫」將由國際名廚江振誠、知名舞蹈家張逸軍、VR導演黃心健、張文杰同共創作。
圖
「行動啟程」為觀者介紹兩間台灣重要的科技單位:小智研發與臺北市大數據中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設計系教授黃心健,受邀參加2021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並擔任「臺北/福爾摩沙花園」策展人,以島嶼壯遊為題,集結國內22件作品,帶領觀眾看到跨界可能性。

2021年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官方以「新數位局勢」(A New Digital Deal)作為今年度的大會主題,以此聚焦各國於數位運用下的社會轉型及其文化現況;同時,也關注當前全球各地正面對疫情常態化下的生活轉變。

臺師大在9月7日上午舉辦奧地利電子藝術節開幕記者會,與會貴賓包含臺師大藝術學院院長劉建成、美術館籌備處主任趙惠玲、美術系系主任白適銘、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丁曉菁、奧地利臺北辦事處長陸德飛、臺南市美術館董事長蘇憲法、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董事長陳板、臺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鄭家鐘、Yahoo TV總監耿瑄以及本次展覽之藝術家,協同策展人曹筱玥、張逸軍與陳仲賢等,本次記者會除代表發表致詞外,會後更加入了 VR體驗活動,與會嘉賓可以使用現場VR器材一同進入《島嶼壯遊》的歷險世界。

記者會上,臺師大藝術學院院長劉建成致詞表示,非常樂見在黃心健教授的領銜指導下,臺師大藝術學院師生能攜手合作,一起在國際的展演舞臺上大展身手,未來臺師大也預計將添入動捕實驗室的設備,期待更多精彩的新媒體作品與藝術家能夠在師大孕育而生。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長丁曉菁也表示,在今年的參展作品當中,有兩件由文策院助攻支持的作品:《輪迴》與《星砂》,希冀透過文策院作為內容製作的第一推手,共同讓來自臺灣文化內容的作品持續感動全世界,共創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文化品牌。

而奧地利臺北辦事處長陸德飛表示,奧地利電子藝術節自1979年開辦以來,至今已發展為國際重要的藝術盛事,而此次臺灣團隊擴大了展出規模,熱情地與奧地利當地分享豐富且多樣的作品,如此一年一度的奧地利電子藝術節已成為臺奧兩國之間重要的盛事活動。國際名廚江振誠以參展人代表身份致詞,他指出,很高興有機會與眾多藝術家一同合作,此次參加藝術節,結合科技應用,並以土壤出發,創作結合味覺和視覺的跨域藝術作品,希望有不一樣的嘗試和突破。

臺師大設計系黃心健特聘教授領銜 「臺北/福爾摩沙花園:島嶼壯遊」

最終,策展人黃心健教授表示,很榮幸接受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邀請參展,在疫情影響下,今年仍有許多藝術家創造出充滿活力、人性關懷的作品,更看到許多跨界可能性,其中參與「食壤計畫」和「行動啟程」的作品更被選為重點宣傳。他由衷感謝眾多協力單位的共同支持,以及藝術家與導演的幫助之下,才能促使今年的展出陣容更甚以往。

他強調,綜覽今年度的展出內容,即是眾多跨領域整合的展現,如與國際名廚江振誠主廚聯名創作的「食壤計畫」,以及臺北大數據中心、黑川互動科技與樂飛特科技三方合作共同集結的作品「資料的重量」等,以多元的表現形式來展現科技改變社會的能力,希望未來數位科技在臺灣的發展進程可以延展到更多面向,觸及到更多不一樣的視角與題材,相信經過此次的線上展覽以及記者會,能夠凝聚更多能量使臺灣更加發光。

臺灣XR與新媒體國家隊22件作品 前進2021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

今年度的展出規模擴大突破以往,不僅延續了去年VR與AR的作品類型,策展人黃心健與三位協同策展人曹筱玥、張逸軍與臺師大美術學系校友陳仲賢攜手合作,號召多位國內優秀VR與動畫導演、新銳新媒體藝術家,以及新創公司與政府單位等,共計邀請22件精彩作品及計畫,將分別在「沉浸之旅」、「動畫之旅」、「新媒體之旅」、「食壤計畫」與「行動啟程」等的五大展區中盛大展出。

「沉浸之旅」作為「島嶼壯遊」的第一步,觀者可以遊走於數位世界裡面的山、海、河,甚至延伸到外太空!此展區將為觀眾分享六件富有臺灣獨特地景、生物以及文化元素的作品,分別為《星砂》:Nina Barbier/黃心健、《夢境現實:帝江化生》:江其諺/吳文琪、《臺電電幻1號所穿梭VR 360》:洪仲儀/温世州、《浮光童夢》:張文杰/客家公共傳播基金會、《藍眼淚Ep.1》:曹筱玥、《輪迴》:黃心健。

而在「動畫之旅」的展區當中,觀眾在不同的類型作品中,無論是抽象或者具象的視覺風格,都能投入到角色中所感受到其中的不安與受挫,進而幸福與成長,擺脫現實世界的困頓,以想像力來持續「島嶼壯遊」的旅程。此展區將展出四件動畫作品,臺師大設計學系薛佑廷教授與其動畫作品《風箏》亦參與其中。《吉娃斯愛科學特別篇:夢想的種子》:王世偉/高逸峰、《我的阿婆是一顆蛋》:張吾青、《蘊・孕》:連俊傑/李柏翰、《風箏》:薛佑廷。

在「新媒體之旅」當中,可以見到九位新銳臺灣藝術家,使用不同的數位媒介如錄像、聲音、電子音、裝置以及各種的新媒體載體,以此各自表達所關注的多元議題,如家族、記憶、城市、社會、地景與環境等;此展區中有臺師大美術學系博士班洪小澎展出2021年新作《滾滾》VR。「新媒體之旅」作為「島嶼壯遊」的中繼點,堅信數位工具也能夠呈現出現實環境的溫度與情感。此展區將展出《景觀色譜-樂群村、華陰街、西螺鎮》:吳修銘、《信使II - 永恆漫遊與熱帶追尋》:林羿綺、《滾滾》:洪小澎、《彼・此》:胡鈞荃、《光廊》:胡縉祥、《海邊的巴別塔》:馮偉中、《如何向一支手機解釋愛情》:楊傑懷、《U+617E_v2.∞》:詹嘉華、《無人的在場》:蔡寧。

在「食壤計畫」展區中,觀者將看到以「食壤」(Taste your Soil)作為主題的行為藝術活動,藝術計劃以吃的方式來重新反思人類與土地之間的關係。本展區將由國際名廚江振誠、知名舞蹈家張逸軍、VR導演黃心健、張文杰共同創作,融入臺灣地區特殊的風土,並結合料理、舞蹈與VR的體驗,是一場味覺與視覺的饗宴。本展區將展出VR作品製作與食壤的紀錄影片。

回首身處的今日,人類為了抵禦環境的資源消耗,以及後疫情時代所帶來的衝擊,需要在數位世界中採取更科學且有效率的行動措施。「行動啟程」為觀者介紹兩間臺灣重要的科技單位:小智研發與臺北市大數據中心;前者以數位科技與設計力的方式進行材料學的永續開發,而後者則是大數據與串流整合的方式,為科技治理城市造就新典範,綜合兩者皆是透過數位能量與我們的社會永續發展。而在此展區中,也首度以數位跨界的合作方式,刺激出新的行動藝術計畫,臺北市大數據中心將與新媒體藝術家胡縉祥、樂飛特公司創辦人洪仲儀合作,進行跨域的虛實整合及數據資源共享,一同創作新媒體藝術作品《The Weight of Data》。

今年度「島嶼壯遊」優異的策展概念與突出的展出陣容,成功吸引奧地利大會官方的關注,因此官方將邀請「食壤計畫」的三位創作者江振誠、張逸軍與黃心健於臺灣時間9月8日下午七點,參與《Highlight Channel》單元的線上訪談(線上連結等待大會公告);此外,也另外特邀「行動啟程」的小智研發與臺北大數據中心,作為今年度奧地利大會《Home Delivery》網路節目中的分享案例。

「臺北/福爾摩沙花園」的策展主題即在臺師大藝術學院設計學系黃心健特聘教授的領銜,協同美術學系校友陳仲賢策劃下,並與設計學系薛佑廷教授與美術學系博士生洪小澎的師生齊心戮力下,藉著多重跨界的開創,攜手與國內知名導演與藝術家們共同以豐富多樣化的展演形式,呈現今年的展出內容,觀者能輕易地隨著「島嶼壯遊」的腳步,逐步探索來自師大藝術學院的人文底蘊,以及臺灣在地驚人的數位創作能量,共同擘劃出屬於臺灣的「新數位局勢」。(資料來源:藝術學院 / 攝影: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

2021年奧地利電子藝術節線上展覽時間為9月8日至12日於線上盛大開展,有興趣參與線上會展的民眾,可以先透過以下影音連結觀看今年度的展區預告片:YouTube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pZLSEh_L14

*奧地利電子藝術節大會花園連結:https://ars.electronica.art/newdigitaldeal/de/formosa-grand-tour/

*奧地利電子藝術節《Home Delivery》節目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c/arselectronica/playlists?view=50&sort=dd&shelf_id=5

*「臺北/福爾摩沙花園:島嶼壯遊」策展專區連結:http://garden2021.metarealitylab.com/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