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現代音樂重要推手及電子音樂先驅作曲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退休教授曾興魁,8月10日晚間因病辭世,享壽75歲。臺師大音樂系師生聞訊深感震驚與悲痛,文化部和樂界也表達驚訝與不捨。
曾興魁致力臺灣現代音樂發展多年,1981年自德國返國後,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作育英才無數,曾參與成立「中華民國現代音樂協會」及「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在臺灣現代音樂發展初期,是少數具有電子音樂創作專長的指標性作曲家,對臺灣現代音樂發展具有貢獻,也是吳三連獎得主。
曾興魁教授近年與傳藝中心臺灣音樂館陸續合作多場音樂會演出,包括去(2020)年臺灣音樂憶像《委創首演系列合唱專場-聲迴臺灣》發表世界首演作品《春天的腳印》。此外,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現正展開「4K5G上的福爾摩沙音樂家」計畫,亦已規劃納入其《小交響曲─為臺灣而作》、《風城三景》等作品。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曾興魁教授作品風格及內容多樣,展現豐沛的創作能量,對推動臺灣音樂發展貢獻卓著;文化部未來將持續推廣曾興魁教授為臺灣所寫的音樂作品,向其一生奉獻臺灣藝術的精神致敬。。
臺灣當代作曲大師 具電子音樂創作專長
曾興魁1946年出生於屏東,就讀屏東師範之後,必修風琴及參加合唱團,展開了他對音樂的想像。1968年曾興魁經保送就讀師大音樂系,畢業之後前往德國佛萊堡音樂院,主修理論作曲,許多新觀念、新技巧與新音色在當時建立研究體系,引發曾興魁對現代音樂的關注。
返國後曾興魁回到母校擔任教職,也積極創作,作品廣泛在國內外發表。他經常以傳統為經,當代音樂作曲手法為緯,展現樂曲張力。客籍身分的曾興魁也創作多首客家歌曲與電子音樂,深具創意。
臺灣現代音樂協會理事長潘家琳表示,昨晚樂界聽聞消息都感到不可置信,她表示,曾興魁對音樂充滿熱情,對於臺灣現代音樂協會發展非常熱心,也為協會爭取許多權益。
潘家琳表示,曾興魁前輩對於音樂界晚輩來說是一個典範,「即使孤單,也不曾放棄闖蕩,對於現代音樂的生態發展深具貢獻。」(資料來源:文化部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