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938人
圖 新聞投稿
2021-07-09
臺師大舉辦第13屆世界華語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上百名國際華語文學者線上交流零距離
圖
臺師大舉辦第十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上百名國際華語文學者線上交流零距離。
圖
圖
圖
臺師大吳正己校長致詞
圖
僑務委員會童振源委員長致詞。
圖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任弘理事長致詞

全球華語熱,已經是眾人皆知的事實。不管全球人士瘋華語的原因為何,從區域擴張到全世界,從華裔轉向非華裔,從成年轉向幼兒已是必然的趨勢。不管是美國總統川普、商業鉅子索羅斯,都讓他們的兒孫輩從小界接觸華語就是最佳佐證。如何在這樣的時代氣氛下,開創全球華語文以及漢文化的盛世,是華語界研究人員共同的期望。

「第十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The 13th World Conference on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於2021年7月9日召開,此次會議由「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與科技研究中心」主辦,為期三天,與會者200餘人,除臺灣外,與會者來自美國、加拿大、比利時、德國、波蘭、俄羅斯、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南韓、日本、中國、香港等10多個國家或地區。

開幕典禮中,主辦單位之一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吳正己校長表示,因為疫情的關係,這一次的研討會以全面線上的方式舉辦,這也突顯出當初大會籌備委員會的遠見,將這一次大會的主題訂為「無疆界華語-跨世代、跨地域、跨模式的華語習得」。

僑務委員會童振源委員長提到,僑委會目前積極推動「海外華語文學習深耕計畫」,三大策略包括:第一,輔助既有僑校成立「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第二,加強連結在歐美主流中小學的臺裔教師,同時鼓勵僑校教師修習教育學分取得教師執照進入主流中小學任教,並與主流學校所有華語文老師保持交流與合作;第三,加強與臺灣的華語教學機構和智能教育產業合作,擴大鼓勵僑校與國內大學院校華語文系所及華語中心合開線上華語課程。希望透過海外僑校綿密的網絡,對外輸出我國優質的華語教學機構和智能教育產業,也希望透過這些優質的服務,全面提升海外僑教工作的品質與效率,共創三贏的局面。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李彥儀司長則談到,部長找她接任司長時,交付兩項任務:華語推向海外以及2030雙語國家。教育部近幾年積極擴大提供獎學金吸引學生來臺學華語,以及把華師送到全國各地。未來重要的基礎工程包含建置數位教學平台、華語教學考試認證、華語課程標準以及綱要的建立,希冀達到把華語推向全世界。

最後,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任弘理事長說明,今年是第十三屆,董鵬程先生當初交棒時即賦予兩個任務,研討會和期刊要繼續辦理且保持水準。感謝各位華語文教育先進一起努力,期許讓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成為華語文的重要品牌。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為結合全球華語文學者,共同探討華語文教學新的理論與方法,於1984年首創召開「第一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之後每三年召開一次,深獲國際學界肯定,並帶動全世界對華語文研究風氣。今年的會議主題為「無疆界華語 - 跨世代、跨地域、跨模式的華語習得」,強調華語文的學習橫跨幼兒以及成人,橫跨歐亞非美澳各大洲,以及橫跨實體、虛擬或是線上的華語文學習。

此次因為臺灣五月爆發疫情進入三級警戒的關係,國外學者無法順利來臺參與,國內無法集會,大會由「實體為主、線上為輔」轉變為全面線上會議,讓與會者透過網路和國外學者進行交流。

今年研討會共安排2場主題演講、4場專題演講、2場論壇、9場華語教學工作坊、112篇論文發表。

第一場主題演講邀請中央研究院黃正德院士,其曾先後任教於美國夏威夷大學、國立清華與師範大學、美國康乃爾大學、美國加州大學,2001年起任美國哈佛大學語言學系教授至今。黃院士和與會者們談論「中文句子的限定非限定區分與句法結構」,重申中文存在差異的說法,並從幾個方向探討不同的句子類型與結構。第二場主題演講為香港理工大學人文學院李平院長,講題為「數位語言學習:行為、認知與大腦」,談論第二語言(L2)習得和數位語言學習(DLL)的方法。結合當今熱門的虛擬實境、擴增實境等科技,結合大腦功能研究,檢視不同語言習得環境對於大腦結構以及功能運作的影響。

4場專題演講,分別邀請北京語言大學李宇明教授、洛杉磯加州大學亞洲語言文化系陶紅印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陳純音教授、柏林洪堡大學亞非學系中國語言與文學韓可龍教授,從不同面向分享華語文的研究。

2場論壇包括「臺灣教育機構及產業與海外僑校合作推動華語文教育」、「族裔語言理論對華文教育的啟示」,主要檢視華僑子弟在華語學習的現況與困難。

112篇論文包括94篇口頭發表論文和18篇海報論文。此次研討會發表的論文除了涵蓋傳統的語言本體論與華語習得、以及教師、教材、教法跟華語習得的關係外,特別新增習得者特性的社會文化對華語習得的影響、以及華語文推廣等。(資料來源: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