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主辦的110學年度史懷哲精神教育服務計畫團隊,5月22日邀請臺灣「夢的N次方」計畫總召集人王政忠老師,以「有一種翻轉叫偏鄉」為題在線上演講,激勵了近50位師資生的專業熱情,共創偏鄉教育的未來。
師培學院經過招募遴選,已在3月組成史懷哲計畫團隊,並選出歷史系學生羅懷傑和圖傳系學生耿筠芷擔任本屆總副籌,為使服務產生持續的效果,今年仍選定有多年合作關係的新北市立柑園國民中學為服務學校,團隊同學為了讓史懷哲計畫達到目的,用心的安排與學校溝通、成員培力、教案設計及觀課回饋等歷程。
今年的成員培力特別在實習與地方輔導組陳育霖組長和張素貞指導老師安排下,5月22日邀請對偏鄉教育具實踐家經驗也是台灣「夢的N次方」計畫總召集人的王政忠老師,以「有一種翻轉叫偏鄉」為主題蒞校分享,計畫團隊在史懷哲的粉專上公布此訊息,吸引了歷屆史懷哲團隊的成員及對偏鄉教育有興趣的師資生們共襄盛舉,共有近50位師資生參與,然而受到疫情因素影響,只能改為線上方式進行,透過政忠老師兩小時的現身說法、線上影片及PPT分享,也提供參與者表述對偏鄉教育的印象及想法,共創偏鄉教育的未來。
政忠老師分享提到目前服務偏鄉學校24年,並選擇在體制內教育改革,主因是許多偏鄉孩子受到環境限制,而無法獲得機會的舞台。因此他努力為孩子爭取資源,創造多元的成功舞臺,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更透過MAPS 教學法大幅提升偏鄉孩子的學習成效,他在學校也發揮影響力,學校教師在教學上的施展,能從學生的需要出發,為學生搭建舞台,而爽文國中共創的「學習護照」,不僅為偏鄉孩子找到學習的起點也創造了學習動機,讓我們體會到將來在偏鄉服務除了熱忱外,更要有專業、有策略和方法。
目前政忠老師也在執行「夢的N次方」,是一項號召偏鄉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專業自主成長研習的計畫,每年都有上萬教師參加報名,上臺分享各自的課堂實踐歷程,貫徹夢N的5個核心:學好方法、找到夥伴、組成社群、課堂實踐、分享實踐,這五個核心也就是師資職前、在職教育專業學習確保品質的關鍵。
師資生在職前參與史懷哲計畫,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服務一起學習,為偏鄉教育注入活水,政忠老師的分享為參與史懷哲營隊的夥伴增能,也為未來的偏鄉服務賦予更多驅動的意義,夥伴們提到每次聽政忠老師的分享都是一種感動,激勵了師資生的專業熱情,也期待有機會觀課了解MAPS教學法的課堂實踐,更期待U-S合作,共創師資培育大學善盡社會責任的高峰。(資料來源:師資培育學院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