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與臺灣文化記憶的保存與創新 臺師大努力有成
文化部長參加「臺灣文化的記憶與轉譯」聯合計畫成果
文化是凝聚社會的重要基礎,參與文化的保存與創新,也是大學重要的社會責任。臺師大近年執行文化部相關計畫,累積了相當豐富的成果。為了與大眾分享師生共同參與臺灣文化之保存、轉譯與再創的難得經驗,2月26日在文薈廳舉辦計畫成果聯合發表會,並展開為期一週的展覽,文化部李永得部長也特別受邀到場參觀。李永得表示,臺師大本身就是臺灣重要的歷史之一,臺師大累積成果豐厚,希望未來與文化部繼續攜手努力。
這次共有13件計畫聯合展出,其共通點在於,這些計劃都是與臺灣文化的紀錄、保存、活用與轉化相關,因此特將聯展主題定為「臺灣文化的記憶與轉譯」。參展計畫包括:「蕉葉與木鐸:從百年學校記錄╱轉譯國家與地方文化記憶」、「臺灣歷史漫畫人才培訓課程」、「臺灣戰後美術( 1945 1987 )地景政治調查研究暨學術推廣計畫」、「臺灣美術通史中英文出版計畫」、「聽見1960年代的聲音」、「推動臺灣文學進入美國編譯出版計畫」、「臺灣文學史長編兒童繪本出版計畫」、「高級中等學校臺語教材開發」、「《荷花故事》客語知識性繪本出版」、「《富與窮 》華客語對照繪本創作」、「『唱家己的歌』 臺語兒童公民繪本與(微)動畫創發計畫」、「浮生群像 :臺灣歷史人物傳記資料庫」等。
計畫主題的範圍從歷史、文學、教育、漫畫、美術、音樂、翻譯以及本土語言的推廣;而具體成果則是從資料庫建置、相關軟體與App開發,到教科書、繪本、桌遊、動畫製作與國際出版,內容充實而多樣。透過執行文化部相關計劃,不僅提供校內師生參與臺灣文化的再發現與再建構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活用課堂所學的知識,勇敢展開跨域與跨界的各種嘗試,更對大學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臺師大吳正己校長表示,過去臺師大多是執行科技部、教育部計畫,近兩年也相繼投入文化部文化保存、推廣計畫,臺師大在藝術、文學方面都享有盛名,也有理學院和工學院,透過不同專業的結合,把文化保存、轉譯、創新,例如也有化學系老師參與文化保存工作。他強調,大家都知道臺灣文化,但其實了解不深入,藉由參與老師們的研究,和文化部的計畫,學生得到實踐,非常有意義。
李永得部長致詞時表示,他今天特別感謝臺師大動員很多老師和系所,共同幫忙文化部作文化傳承及發展工作,文化部在四年前提出前瞻計畫有幾個重大計畫,包含國家文化記憶庫、重建臺灣藝術史、國家語言發展法等,還有很多臺灣文學方面的推廣,這一方面其實師大培養出的人才就是最多、資源是最多,所以這幾年來非常感謝臺師大,因為有很多人才、很多教學資源共同投入,所以有非常豐厚的成果。
他強調,講到國家文化記憶庫,其實臺師大本身就是藝術史上的重要單位,本身就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歷史,不論是美術、音樂和文學等方面,過去培養很多人才,這些人才在臺灣許多領域都發揮極大影響力,所以臺師大本身就是臺灣非常重要的歷史記憶,所以由臺師大來執行是相得益彰。
他也說,他看這次計畫得到非常好的結果,例如說用繪本的方式與策展方式,讓更多人知道研究成果是什麼,這個非常有代表性,另外這些資料都已納入國家記憶庫中,用數位方式保存,讓民眾不但了解臺灣的歷史記憶,同時能夠再次運用授權,任何民眾對於臺灣過去的歷史與藝術成果,假使他們認為有再製的需要,都能隨時從國家記憶庫中下載去再製。國家記憶庫從去年10月17日開始上線,得到很多好評。當然記憶庫有很多資料必須要充實,所以未來這個計畫會繼續執行,希望未來和臺師大還有很多合作機會。他最後感謝大家的投入,單靠文化部是沒辦法做好的,需要很多老師一起協助,大家共同努力。
策展人臺師大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林巾力教授表示,這次也透過年輕世代的協助,讓他們參與臺灣歷史,未來希望能夠在跨領域方面做更多嘗試。美術系系主任白適銘表示,文化遺產透過各種當代方式去轉譯展現,這是這一代人的社會責任。
出席開幕式的校內外貴賓,還包括文化部文化資源司洪世芳司長、人文及出版司陳瑩芳司長、藝術發展司陳青琪專門委員、文化部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胡晴舫主任、宋曜廷、印永翔副校長、林玫君學務長、許瑛玿研發長、臺文系許慧如主任、臺史所張素玢所長、民音所呂鈺秀所長等。
通常大學被視為教育與研究的機構,因此向來與教育部以及科技部有較多的連結與合作。然而,文化既是凝聚社會的重要基礎,因此,作為一種社會責任,大學對於文化的保存與創新也應扮演積極的角色。
而文化部近年持續推展許多大型計劃。例如,旨在擴大全民共同參與建構臺灣原生文化的「國家文化記憶庫」;透過盤整藝術史脈絡體系、深化藝術史之典藏研究的「重建臺灣藝術史」;此外,為了落實國家語言發展法,文化部也逐年推出「本土語言創作及應用補助計畫」等等。文策院的成立,更是以促進文化內容之應用及產業化、形塑國家文化品牌、拓展海外之商機為目的。
而臺師大也在這一波的文化工程中,鼓勵校內師生活用課堂所學,運用研究的成果,積極投入文化的共創與再造。再加上臺師大近年積極推展跨領域課程,以在地文化作為素材,結合科技運用,進而保存、轉譯、推廣臺灣的文化。而文化部的計畫則可以成為師生重要的實踐場域。透過文化相關計畫的執行,臺灣文化的傳承,可以經由學校,藉由年輕世代,進行不斷更新,創造更多精彩。(資料來源: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 / 攝影:黃樂賢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