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師大社會教育系的廖庭儀,從小就讀資優班,進入明星私中就讀,在學校裡看到許多同學課業壓力繁重,有憂鬱傾向,自己也曾因心情不好、懷疑是否有憂鬱傾向,便開始留心相關資訊。
後來,廖庭儀認識了一位朋友,重度憂鬱加思覺失調,領有身障手冊。這位朋友在家鄉讀書時,有位老師很關心她,常常聽她說話;但到臺北讀書後,找不到人陪在身邊、溫暖傾聽,讓這位朋友的症狀愈發嚴重,數度輕生。
「我才發現,如果身邊有人,願意傾聽,憂鬱的人就可能不會發生走上自殺這條路,」於是,當時才高中生的廖庭儀,開始策畫「I’m here」活動。
愛畫畫的她,動手設計了一款T恤,上面印著「I will always be here for you」,並開始邀約校內老師參與,穿上了這件T恤,就如同讓需要的同學知道「你可以來找我」,也是對憂鬱症患者友善的表態。廖庭儀強調,無論是憂鬱症或偶發的心情不好,雖然旁人沒辦法替當事人做太多決定,但只要在旁傾聽,就會有蠻大的幫助。
獲第一線教師響應,表態支持憂鬱學生
這個活動擴及到衛道中學、臺中東山高中、臺中女中、金門高中、豐東國中、成功國中,乃至於中興大學等等,共有一百多位教師參與,連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也在個人臉書上分享了這個活動,表態支持。
廖庭儀也收到許多正向回饋,「有家長就傳私訊給我,跟我說,她女兒原本在學校被排擠,很痛苦,但因為老師有參加這活動,願意聽她訴說、也給予建議,後來她女兒就走過來了。」
這讓廖庭儀感到很具意義感。後來,她開始運用自己的手語專長,去醫院當志工、去夜市協助擺攤盲人等等;這樣社會服務的經驗,也讓廖庭儀的志願從「當資優班老師」,轉向為做社會教育。
名校高材生鬱鬱寡歡,常因「冒牌者症候群」
如今在臺師大社會教育系就讀的她,正打算讓「I’m here」活動擴大影響力,用貼紙或徽章的形式延續下去;她還規劃以「冒牌者症候群」為主題,製作相關專題文章、找有此類歷程的人來經驗分享等等,讓更多同學認識這個情況。
之所以選「冒牌者症候群」,是因為她觀察到,很多大學生都有這個現象,「上了大學後,你會看到很多不一樣的人,學校也有很多演講、活動,你的視野變得很寬廣,但在同時,你就很容易覺得自己不夠好,像我自己,就是個『冒牌者症候群』很嚴重的人。」
尤其是愈好的大學,情況愈普遍。廖庭儀曾向教授請教,發現「冒牌者症候群」較可行的解方,是找到平衡,要試著接受自己有做不好的事情、但也有做得好的事情,調整對自己的認知。
人生路途有時迷惘、有時難行,廖庭儀用行動的力量,走出憂鬱低谷,也期盼這份溫度能傳遞給更多人。(資料來源:未來Family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