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60年創立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合唱團,12月12日舉行「60望繁 一甲子的約定」60週年團慶音樂會,橫跨了52級屆數的200多位歷屆團員重返母校,齊聚在古蹟禮堂再度引吭高歌,回憶當年20出頭歲的模樣,至今依然清晰,最後曲終人不散,相約5年後再聚首獻唱。
師大合唱團是臺灣知名的學生合唱團體,成立於1960年,主要以混聲合唱方式演出,偶有男聲及女聲的編制,其成立目的為提供學生以合唱作為社團活動的機會,同時培養、發掘校內音樂人才,並將美好的歌聲分享至全國各地,以此目標而持續活動著。
現任團長王士銓表示,作為校內的長青學生社團,師大合唱團至今已活躍了60個年頭,團員們遍布全國各地,今年也適逢每五年一度的團慶,原先預訂在暑假舉辦的60週年團慶音樂會,無奈於疫情持續延燒所限,而延至12月舉行,但這並不減團員們的興致,跨越52級屆數的團員,再次齊聚於師大禮堂演出,而校長吳正己也到場觀看整場演出。
團慶音樂會中,不同世代的團員也為60週年團慶帶來了不同曲目,各自有著獨特的風格及意義,61~79級團帶來《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等歌曲,在疫情險峻的今天,以歌聲釋放人心的不安;80~85級團用《人生如蜜》等動人心弦的歌曲,來為60週年團慶獻上賀禮;86~91級團以《土地之戀》等高難度曲目,表達出對師大合唱團的祝福與眷戀;92~98級團帶來《流浪到淡水》等著名的一系列民歌;99~105級團也用《我期待》,唱出了對於未來的殷切期盼;在校生團則是帶來《尋夢者》等歌曲,最後也與小管弦樂團一同演出《Baba yetu》等作品作為小結。
團員之中,不乏夫妻檔,每次團慶演出,大夥兒攜家帶眷回「娘家」,有當「阿公、阿嬤」的學長姐,帶著小孫子在台下唱和,氣氛溫馨。
演出終場時,全場超過200位的歷屆團員,更是一同上台演唱師大合唱團代代傳承的團歌,場面非常盛大,在創造歷史之餘,也見證了團員們60年來始終不變的、熱愛歌唱的一顆心。(資料來源:合唱團文書股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鄧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