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系林磐聳名譽教授策劃下,以50至70年代臺師大美術系師生輝煌成就為主軸的「引藝領潮—1947.鼓亭莊聯展」,即日起至明年2月28日在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展出,展覽作品也梳理、見證臺灣藝文的歷史脈絡。
亞大現代美術館即日起舉辦「引藝領潮—1947・鼓亭莊聯展」,內容以臺師大50至70年代美術系師生的藝術輝煌成就為主軸,展出38位藝術家80件油畫、水墨、膠彩、水彩、版畫等掦名海內外作品,展示藝術家如何突破當時保守的社會與制度,挑戰各式媒材的可能性,以創新的思維,於臺灣的近代美術發展中,所引發的藝術波瀾。
展覽策劃人、亞大現代美術館總監李梅齡指出,臺師大美術系創立於1947年,為臺灣於戰後第一所由大專院校成立的美術相關科系。臺師大設立於現今的古亭,清朝舊名為「鼓亭莊」,亦為此次展名「鼓亭莊」的來源;古亭,也是300年前灌溉、滋潤大臺北盆地的瑠公圳的重要樞紐,師大美術系在鼓亭莊創系後,也變成美術教育的源泉。
師大美術系創系之初,適逢日本二次大戰投降後,留學日本的畫家遷回臺灣;又許多大陸書畫大師因國共內戰而避亂來臺,因緣際會使藝術人才匯聚師大美術系,培育英才。師大美術系因而成為臺灣藝術人才與傑出作品的大搖籃,包括此次展出作品的黃君璧、溥心畬、廖繼春、林玉山、陳慧坤、馬白水、趙春翔、孫多慈、朱德群、席德進等名師。。
這兩股自中國杭州美院、北平美院、南京國立中央大學來臺的老師,以及受日本學院外光派引導的藝術家,奠定師大美術系以寫實、寫生為根基的美育特性。同時亦以藝術創作為基石,透過學校與社會教育管道傳播出去,使藝術教育承傳種子開枝散葉。此次展覽也展出師大學生如「五月畫會」的成員劉國松、謝里法、楊英風、廖修平、林磐聳、韓湘寧、白景瑞等人作品。
亞大講座教授林磐聳,曾任臺師大副校長,也是畢業於臺師大美術系的高材生,他指出,亞洲大學於2016年與臺師大簽署兩校合作備忘錄,今年7月亞大校長蔡進發率亞大現代美術館團隊,拜訪臺師大校長吳正已,促成這段美術文化交流。亞大透過國家級館舍及教育單位的典藏,來整合、梳理出師大這段豐碩藝術歷史脈絡,在亞大現代美術館展出,即日起至明年2月28日展出。
其中林磐聳在聯展中展出「臺灣家書」作品,他將思念臺灣的感受,用畫筆創作成明信片,自世界各地寄回家中,展覽選出1200張以臺灣島嶼圖型為主。
另外,臺師大「五月畫會」成員之一韓湘寧,也展出「凝固的吶喊」作品,以特殊的墨色畫呈現,他表示,展出作品是20多歲時的構想,但原作在搬遷時已遺失,他以油漆等不同材料重新創作,將當時斑駁的感覺重現。(資料來源:轉載自中國時報、中央社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