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2082人
圖 新聞投稿
2020-11-11
走進《牆外花徑》數位展覽 一窺植物文化底蘊
圖
《牆外花徑》展覽順利在中研院「開放博物館」登場。圖為清錢維城花卉冊(四)冊畫牡丹之三(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圖
宋元集繪冊,宋艾宣寫生罌粟(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圖
清郎世寧畫十駿犬斑錦彪畫作解析。 (圖片來源:莊貴竣)
圖
清蔣廷錫花卉冊《果熟來禽》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圖
線上展覽呈現精美圖片與解說,方便閱讀吸收。

詩仙李白曾作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用一種花來形容楊貴妃的美豔動人。據說當時這種花因品種稀少,許多人不肯外流他家。有人想來分個枝芽,便偷偷先沾滾燙開水再餽贈。究竟什麼花如此珍貴?正是花中之王:牡丹。這些小謎題與軼事勾起不少人對於花卉的好奇心,手機開啟《牆外花徑》數位展覽,便能一窺富饒趣味的植物文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名譽教授黃生,多年來著手蒐集古籍中的植物相關文獻。2020年與師大生科系校友楊智凱和莊貴竣組成策展團隊,今年在中研院「開放博物館」陸續展出8種植物的科普知識與歷史故事,讓《牆外花徑》展覽順利在線上「開花結果」。

展覽主題是故宮典藏花卉作品和林試所館藏《本草圖譜》中的部分作品,這些人文、藝術和科學的作品價值無限。所繪花樹,傳承至今未損分毫,可以與現生多樣的生物,比對其榮悴,探討其對當代、現代社會文明和文化的影響,明白千百年來其價值觀點的演變。

以罌粟花為例,引用宋朝蘇轍《欒城集》和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作開端,原來最早在宋代,一般民間會用罌粟與粥烹煮,是稀鬆平常的食物,甚至能便口利喉、調養肺胃,具有藥用價值。後人發現罌粟可製成「鴉片」,用於手術麻醉,其植物種名以「羅馬的睡神」名字:somnus形容物種特色,讓人印象深刻。明代中後期,人們發現鴉片除了能引起欣快感外,更有壯陽作用,因此皇室開始濫用鴉片,後續滲透到其他皇親貴族,也讓吸食鴉片變成一種附庸風雅、上流生活的象徵,因此鴉片便從藥用開始走向毒品的不歸路。

黃生教授受訪說明,參加策展的動機來自師大行政大樓入口處四個大字:「止於至善。」至善就是「大美」。他說:「這是我們須追求的境界,期盼能藉這個機會,開啟讀者們對有縱深的、合邏輯的科普讀物的興趣,企及更深厚的人文和大美境界。」

展覽中也設計許多小提問,幫助讀者從互動性問答過程中誘發思考。黃教授強調,這是科學中常見的問題導向學習法(Problem-Based Learning),激發人們想辦法解決問題,促進人類不斷進步的一大動機,也是精進知識的最佳時機。(撰文:校園記者音樂111李學淇 / 編輯:黃樂賢 / 核稿:胡世澤、鄧麗君)

關於策展團隊

黃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專業學院名譽教授,畢業於美國聖路易密蘇里大學博士,專長是族群遺傳與演化,保育生物學也是其擅長研究之一。在課堂及演講中常以古籍的詩詞畫作進行闡述,並致力於從故宮典藏畫作的題詞,揭開古文物與科學的緊密關係是特展的特色。

楊智凱,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兼任助理教授,同時為臺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助理研究員。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專長是植物分類學,平時喜愛與人們分享植物的科學與人文典故,他在這次展覽從全新角度詮釋植物與現代人日常生活的關聯。

莊貴竣,莊小貴圖像設計工作室負責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班,擅長生物圖像創作、書籍排版以及數位腳本撰寫。在此展覽擔任美術與文字編輯,以簡潔清爽的排版呈現圖文美感。

欲參訪《牆外花徑》數位展覽,請按下此超連結網址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