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館向來扮演著大學知識心臟的角色,是師生在教室/研究室、宿舍/家之外的第三場域(Third Place),更是身為師大人一定不陌生的空間之一。校園在近一世紀的發展歷程風貌幾經變遷,臺師大圖書館也隨者使用者需求歷經幾次「蛻變升級」。因應數位時代變化急遽,近兩年透過低樓層內部空間改造,讓讀者擁有動靜分隔、人文與科技並存的知識交流空間。
在未興建獨立的圖書館建築之前,師生閱讀、學習空間仍延續臺北高校時期的位置,為現在行政大樓三樓兩側。而民國37年(西元1948年)接收東北大學圖書,數十萬冊的書籍,藏書空間已明顯不敷使用,在劉真院長的爭取下,民國40年(西元1951年)才在新校地蓋圖書館。
舊圖書館興建於民國41-46年(西元1952-1957年,分期建設),位於校本部對面,樓高二層,一樓挑高,希臘羅馬時期的古典風格氣勢巍峨,規模宏偉,是戰後師大校園頗具代表性建築,同時也是我國設備最新穎、藏書空間最多的圖書館之一。
對當時臺師大學生來說,僅管校園不夠遼闊,却有一座建築得十分雄偉壯觀的圖書館,提供最佳的讀書環境,為學生生活新指標,學生們一大早就到圖書館前排隊搶位,除提供學生唸書、充電的空間,還兼具避暑與談戀愛的重要場所。
60年代(1970年代)末期,配合校務發展興建新圖書館後,保留舊圖書館正門古典柱列與三角形山頭,不過較少師大人知道的是,正門上方的大理石下,其實保存著舊圖書館的建物題字,希望建築在時間遞進下,保存早期師大人的歷史記憶。
目前圖書館總館從民國73年(西元1984年)啟用迄今已逾30多年,硬體設備雖進行過兩次局部修繕,但限於原建築物的格局,未盡達到圖書館多元創新及數位資訊服務功能。
此外,圖書館須保持高度靜謐的思維,近年已經被逐步打破,在數位浪潮席捲下,許多館藏資源已具備電子化服務,圖書館入館使用率、紙本館藏借閱次數有逐漸下降趨勢。圖書館館長柯皓仁注意到,大學圖書館需重新思索自我定位,尤其學生除了安靜唸書外,也有合作學習、討論、發表、休閒閱讀等需求,貼近使用者習慣的空間規劃,才能將大學知識心臟發揮最佳功能,於是在民國107年(西元2018年)開始規劃內部空間改造。
強調人、書與燈光三者的設計,提升圖書館一、三樓空間使用的可及性。將使用者最頻繁使用的空間與服務設計於低樓層,達到最便利效果、透過空間革新,增設300多席寬敞明亮、風格多元的閱覽、討論座位。同時,將討論空間集中於低樓層,不僅有效集中人數、達到動靜分隔效果,更能貼近師生、校友的使用習慣。
因應網路趨勢,空間規劃中加入「學習共享空間(learning commons)」的巧思,讓學生可以在同一個空間內,同時滿足研讀與討論的需求。一樓中庭轉化為「讀者的大書房」,提供休憩、閱讀、交流的功能;並另闢多功能討論室,內配移動性高的桌椅,同學可用於討論作業,小型展覽也可在此空間展出。
圖書館三樓,原收藏許多期刊合訂本,目前已移至密集書庫,採調閱方式借用。原本放置期刊合訂本的空間釋出做為富含活潑、趣味概念之開放、半開放的學習共享空間,配置有多種風格的討論空間,包含類似咖啡廳的開放式座位、太空艙的半開放式座位,也有密閉討論室,師生及校友們可依自身需求選擇最適合的學習、交流空間。
同時,圖書館一樓面向和平東路的出入口打造為臺師大出版中心的旗艦店,日後可讓校外人士直接進入購物,不用再通過校內門禁。一樓入口穿堂展現典雅、大器、人文與科技交融的意象,提供校內外讀者小歇駐足的空間,並規劃開放飲食,讓有臨時需求的讀者更便利。
耗時2年的規劃、設計及施工,圖書館在新空間啟用後,將更強而有力的扮演當代大學知識心臟的角色,帶給師大人知識學習的新體驗,期望成為師大人除了教室/研究室、宿舍/家之外樂於造訪的「第三場域」,也續寫世代師大人的故事。(資料來源:臺師大校史館、圖書館 /撰文:公共事務中心江敍慈、余庭翎 / 編輯:余庭翎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