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和保帝生醫公司產學合作組成「磁性生醫團隊」,研發「地球磁場核磁共振儀」,具有低維護成本、快速檢驗且數據量化的特性,可應用於辨識癌腫瘤手術前的檢體,以及手術中切除治療乾淨度確認,未來希望應用在寵物的檢體檢驗上,這項創新研發技術近期在「BIO Asia–Taiwan 2020亞洲生技大會」中展示。
臺灣生物產業協會與全球BIO生技協會共同主辦,生技產業年度盛事-2020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於7月23日登場,現場匯聚產官學各界人士,吸引全球600家公司、超過2000位專業人士參與,並促成3500場媒合,共同為推動臺灣生技產業發展而努力,也提供了尋求國際伙伴、洽談合作及授權募資的機會。
科技部更集結14所國際產學聯盟學校,展現出臺灣學術界厚實的生醫創新力與研發力,也與產業界有更多互動交流機會,進而激盪出更多產學合作的火花,本屆生技展上也看到很多可以商業化的研究成果,像臺師大光電所與保帝生醫合作的磁振造影設備,引起許多觀展者注意,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研究發展處許瑛玿研發長、國際產學聯盟營運中心林雅萍執行長等也都共襄盛舉。科技部部長吳政忠還特別到國際產學聯盟聯合展示區,見證科技部輔導學界投入創新研發的成果。
光電所研發地球磁場核磁共振儀 磁振造影設備價格更親民、應用更多元
許多人都聽過磁振造影設備,也都知道這項檢查收費很高,原因在於,磁振造影設備價格昂貴、系統維護成本高,導致不只民眾自費檢查成本高,一般偏鄉地區的醫院也礙於資金不足、無法引進設備,使得偏鄉醫療品質受到限制。為了克服此瓶頸,研發團隊研發出「地球磁場核磁共振儀」,改用高溫超導磁感測器為核心元件,希望能降低核磁共振/磁振造影設備的售價和維護成本。
研發團隊成員、臺師大光電工程研究所教授廖書賢表示,目前市場上也有使用地球磁場技術的磁振造影設備,但其核心元件為低溫超導磁感測器,必須使用液態氦來保持超導所需的極低溫狀態,而一臺設備約莫需要 400 公升的液態氦,每公升售價為新臺幣1000元,換算下來,平均每2至3年就要花上高達150萬元的系統維護成本。
而研發團隊使用的高溫超導磁感測器,則是透過液態氮來保持超導所需的高溫狀態,液態氮每公升售價只要 16 元,每年的系統維護費約在 10 萬元以內,是現行設備的五分之一,價格上相當有市場競爭力。
只不過,「地球磁場核磁共振儀」要實際應用到醫療影像檢測,還需要經過很多實驗和認證,因此,研發團隊改從檢體檢驗的應用角度切入,目前已完成人體乳癌、肝癌等腫瘤的檢體檢驗測試,未來希望應用在寵物的檢體檢驗上,希望和獸醫院合作建立動物的數據資料庫,讓這個設備可以檢驗出更多動物癌症。
保帝生醫研發團隊的另一位成員、臺師大光電工程研究所教授謝振傑則指出,檢體檢驗對臨床應用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外科醫生在切除切腫瘤時,很難在手術當下就判斷是否切除乾淨,而透過「地球磁場核磁共振儀」進行檢體檢驗,可以快速得知該組織是否殘留癌細胞,實現精準醫療的目標。
在生醫應用外,研發團隊也試圖推動「地球磁場核磁共振儀」在高價水果的檢驗,例如:水果品質分級、損傷檢驗,確保臺灣農產品的市場口碑與品質。
臺灣學研生醫實力備受肯定 科技部開創數位新藍海
吳政忠部長表示,未來10年是臺灣發展生醫產業很好的機會,因為臺灣有享譽全球的科技產業,而整合AI、IoT等科技應用,恰好是生醫產業的趨勢,因此臺灣生醫界的產學研各界都應把握當下的黃金時機,積極將學界的創新研發化為可以商業化的解決方案。雖然臺灣的研究經費與資金規模比不上國外,但研發和創新能量卻不輸任一國家,所以科技部日後將積極攜手經濟部、國發會等政府其他部會一起合作,一來促成臺灣產業整合,研發更具創新力的生醫解決方案,二來引進國外的創投資金或大型業者,共同推動臺灣生醫產業發展,創造更多市場機會。
吳政忠進一步說明,科技部將持續藉由產學合作推動不只生物醫療科技,也要積極協助不同產業尋找大學研發合作夥伴,對接產業所需的前瞻技術,讓國內學研界重要的科研成果、人才能有效與市場接軌。同時,也期許集結各大學,朝區域科研產業化平臺轉型而努力,發揮區域整合力量,跨校跨域合作,培育高階博士人才,並因應國家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進行佈局,讓臺灣成為未來全球產業、科研領域的關鍵力量與重要夥伴。
為展示臺灣各大學生技醫療科研成果,並與國內外企業鏈結,科技部在2020亞洲生技大展中設立專區,集結14家國際產學聯盟學校,展出內容包括檢測、醫材、疫苗及藥品開發等,展現健康大數據、物聯網、AI和5G結合醫療及生物基因技術,勾勒出數位化健康科技的未來願景。現場還有許多團隊展示不同研發成果,歡迎至南港展覽館親自感受臺灣生技研發的創新之處。活動網站:https://www.chanchao.com.tw/entryApply.asp?id=DBIO2020。(資料及照片來源:國際產學聯盟營運中心 /編輯: 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