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駐臺師大育成中心創業的泛宇科技教育公司林彥光老師,研發出「FUNSKY」立體天球儀,獲得2018年台北國際發明獎金牌,榮獲美國發明專利與多國專利。2019年更在臺師大研究發展處許瑛玿研發長的指導下,成功申請SBIR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並獲得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
發明者林彥光原是科技業工程師兼任科技教育老師,電機背景的他,耗費2年多時間,研發與校正「FUNSKY」立體天球儀。期望透過這項發明,可設計出簡單、有系統的天文課程,突破學天文時對空間概念理解的門檻,改善8成國小教師認為天文領域最難教的問題。
「FUNSKY」立體天球儀是以地球為中心的假想球,上面呈現出星體、星座、黃道帶等天文訊息,FUNSKY天球儀讓操作方式極為簡單,透過調整日期、時間、國家緯度,即能知道任何時空、地點當時天空的樣子,當雷射光束指星時,誤差值僅在2根手指內,準確率非常高。
模擬上帝視角操控天空,把天文學變簡單
FUNSKY泛宇科教林彥光老師感謝許瑛玿研發長在他的創業過程中,對產品設計、課程規劃及行銷推廣,提供許多寶貴建議。「當天空可以被操控,天文就變得簡單。」課程設計上,團隊讓使用者模擬上帝視角(宇宙外第三者),調整時間如穿越時空,調整緯度如環遊世界,幫助學生建構出天空運轉的模型。
研發團隊將時事融入教學中,透過共鳴式教育,讓學生親自到戶外實際操作觀測,例如透過天球儀以及雷射筆的光束,找到天空上黑洞位置,讓小朋友討論這條光束被黑洞吸收的可能性等。
而在建構式教學上也有DIY天球儀與配套的課程,學生在DIY中理解天體運行以及觀星的基本操作,誘發真正有興趣的學習。在各縣市積極的舉辦教師研習,希望在大家努力下,幫助臺灣的中小學科學老師、學生,覺得天文是一件簡單有趣,容易理解的科目。
許瑛玿研發長表示,師大育成中心自許是校園創業精神的實踐者,鼓勵產學研跨界的創新合作,串連學校與產業的珍貴資源,以支持師大研究創新與社會責任,而立體天球儀可從操控中建構知識,對國內天文科普教育是大躍進。
2017年「FUNSKY」立體天球儀榮獲臺北國際發明展金牌、7國新型專利與美國發明專利,目前該企業正與師大育成中心合作,在各縣市辦理教師研習,希望未來能進入學校課堂,拉近臺灣師生與天文科普教育的距離。(撰文:公共事務中心江敍慈 / 編輯:江敘慈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