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講座教授、「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教授,來臺70年紀念個展,即日起在高雄市立美術館共展出64件重要代表作品,,堪稱劉國松個人創作歷程精微縮影,其中一件典藏於哈佛大學博物館的1964年創作「寒山雪霽」,是扭轉劉國松藝術生命的轉捩點之作,更是睽違50年後再度返臺展出,臺灣民眾這次錯過,可能無法再有機會一睹作品風采了。
來臺70年特展 意義非凡
「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這些年在國內外辦過許多個展,這次「奔・月-劉國松」展不算是最大型,但絕對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展覽。
在時機點上,今年是劉國松自1949年從一位遺族學校學生隨校遷徙來臺的70週年,展覽依題材區分「狂草抽象系列」、「太空系列」、「水拓系列」、「漬墨系列」、「西藏組曲系列」,展品年代自1964年至2019年,橫跨半個世紀,不只是藝術家創作歷程風格精微再現,也可視為臺灣美術發展的歷史回顧事件之一,更是對大師的一次禮讚。
展名命名為「奔・月-劉國松」也有其特殊意涵,今年適逢人類登月50週年,當年美國太空船阿波羅八號繞過月球拍攝的地球照片,帶給劉國松極大的啟發,也因此有了後來揚名國際的「太空畫」誕生,高美館特別以「月」紀念人類登月50年,同時向劉國松「太空畫」系列致敬。「奔」則形容劉國松宛如現代水墨傳教士般的行動與奔走,畢生以宣揚現代水墨為職志。
劉國松說,他這一生在大陸時期苦的不得了,來到臺灣後因為遇到很多恩人、貴人,才有今天的他,因此這次展覽,他也首度將與友人來往的信件公開展出,向他們表達感恩之意。劉國松說:『我這一生裡面最幸福也最開心的就是在臺灣,因此我對臺灣有很感恩的心情,所以說這次展覽也就是等於對臺灣的一個感激的回報。』
生命轉捩點之作「寒山雪霽」返臺展出
這次劉國松個展,一共展出64件作品,多數來自私人機構借展或私人藏家之手,最特別的一件「寒山雪霽」,目前被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所典藏,更是時隔50年後首度返臺展出。
為了這一件不到1公斤的水墨畫返臺展出,哈佛大學還特別訂製超過100公斤木箱,讓畫作在恆溫恆濕的條件下慎重送抵臺灣高美館,顯示對這件作品的高度重視。
「寒山雪霽」是劉國松1964年的作品,劉國松回憶,1964年當時有一批國際藝術史專家來到臺灣,到故宮霧峰北溝的庫房內挑選作品準備赴美展出,當時愛荷華大學教授李鑄晉也是其中之一,那次來臺,詩人余光中因為曾在美國修過李鑄晉的課,就特別請老師吃飯,由劉國松作陪,期間,余光中大力向李鑄晉推薦劉國松,希望李鑄晉能去他的畫室參觀他的畫作。
劉國松透露,原本李鑄晉很排斥,據說是因為當時有人跟他說「劉國松的畫一塌糊塗」,所以他原本只決定停留15分鐘,沒想到一進畫室,正好看見劉國松剛完成的創作「寒山雪霽」,立刻被吸引住,直說他終於找到中國繪畫有創新的表現,爾後這幅畫跟著其他作品被邀請到美國重要美術館展出,大受歡迎,最後劉國松把這幅畫送給了李鑄晉,之後由哈佛大學藝術博物館典藏。
劉國松說,因為這幅畫以及美國的巡迴展,紐約時報給予相當高的評價,也讓他有機會獲得洛克斐勒基金會提供他兩年環球旅行贊助計畫,先前他因為大力推動現代水墨畫被當時畫壇排擠,也因為他在國際上受到肯定,批評聲浪大幅減少。劉國松笑說,「寒山雪霽」可說是他藝術生命轉捩點之作。劉國松說:『這張畫等於我整個藝術生命中的轉捩點,當時我們在60年代初期的時候在臺灣的情形,那時候我被打壓簡直是體無完膚,又窮又被打壓,我一回來,臺灣開始對我好了,罵我的人也好少了,生活又過得好了。』
亮點展品 「黑洞」新作首公開
這次「奔・月-劉國松」個展之所以重要,除了呈現劉國松創作歷程的重要代表作,不少作品更是首次在臺灣展出。
除了「寒山雪霽」是睽違50年再度返臺,由收藏家所收藏的「香江歲月」與「喜馬拉雅四季」兩幅長卷畫作,也是首度完整在臺灣公開展出。劉國松透露,「香江歲月」是他在1987年所繪,主題是香港的一天,劉國松當時還受邀搭著遊艇遊香江一天,以近13公尺長的手卷畫出香港的早上、中午、下午以及日落,劉國松還首度將高樓大廈入畫,不只是他第一次畫海景,還把太陽倒影也畫進水墨畫裡,這在當時都是創舉。該件作品2014年曾在拍賣會上拍出1,684萬港幣天價,刷新劉國松畫作紀錄,後來他才得知是被臺灣收藏家買下。
「喜馬拉雅四季」也是劉國松首創在同一幅水墨畫中,畫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從2012年畫到2016年才大功告成,長達16公尺,同樣是第一次完整在臺灣展出。
這次個展還展出劉國松今年全新創作「黑洞」,延續他的太空系列主題。劉國松不諱言,他是因為今年上半年天文學界公開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掀起的熱潮,因此有了這個作品誕生,對他來說,太空永遠是他念茲在茲的創作主題。
展覽也與HTC VIVE合作,邀請黃心健、張文杰擔任導演,創作「宇宙何許」VR作品,對應劉國松「開天闢地」、「畫若佈弈」、「地球何許」三種畫風,並透過互動設計,引領觀眾沈浸在劉國松的畫作裡,親身感受大師的創造力與生命力。
劉國松創作歷程中,始終不斷創新,1956年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隨即創立五月畫會,並喊出「中國畫的現代化」、「革筆的命」,帶領中國水墨畫從傳統形式中幾度脫胎換骨。
他與紙廠研發「國松紙」,以「抽筋剝皮皴」技法,運用紙張本身的紋理,在紙上撕下粗糙的紙筋,讓畫上顯出「白線的張力」,「山外山」就是代表作之一。他還研究「水拓」技法,利用顏料與墨在水面上自然流動所形成的波紋為基礎,在其上作畫。2000年他前往珠穆朗瑪峰,觀看西藏雪山的奇景,雖然因此導致左耳失聰,卻也讓他發展出著名的「西藏組曲系列」,該系列同樣使用「抽筋剝皮皴法」,創作出前所未有的雪網山痕與山風吹動雪花飛舞的景象,這些代表性作品都在高美館「奔·月-劉國松」個展中一次展出。
雖然已經高齡86歲,但劉國松說起話來依舊中氣十足,問他為何從不畫人,他笑笑說「因為人太醜陋了」,他強調藝術來自生活,現在的他感受到什麼就畫什麼,會一直畫下去。(資料來源: 轉載自央廣 / 編輯: 胡世澤 / 核稿: 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