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傑出校友、知名書藝家董陽孜個展「董陽孜:行墨」,12月14日起至109年3月8日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此次展出作品多達94組件,展覽空間含括北美館一樓展場及二樓部分展間,為董陽孜首次大規模階段性回顧展覽,完整呈現其50年來的精彩創作,其中留美時期油畫創作為首度在臺展出。
董陽孜1942年出生上海、10歲來臺,大學就讀臺灣師大美術學系,求學期間曾先後向張穀年、丁念先與傅申等書畫家請益。畢業後赴美國深造藝術創作,就讀麻州大學藝術系,主修油畫、副修陶藝。1970年畢業後於紐約從事平面設計工作,旅美期間曾獲全美創作設計展封面設計獎。1977年返臺定居後正式投入書藝創作。
臺灣知名書藝家董陽孜個展「董陽孜:行墨」呈現她自1960年代起至今的創作,並依時序介紹其書藝創作的不同時期演變,共展出多達94件作品,全展以時序為主軸,試圖呈現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同時也展現了「現代書法」藝術發展的重要選樣。近百件可一窺藝術家創作發展脈絡作品中,傳達書法不只有文字之美也探討時事,也可見藝術家風骨及當代社會面貌,其中,及富哲理的經典名作「任所適」也展於其中。
北美館指出,60至70年代,董陽孜的書藝創作從臨寫古代碑帖入手,自70年代起運用傳統筆墨媒材、當代藝術構成,合併行、草等「書體」多元創作,展開一連串的多樣化實驗,直至90年代發展出行草並用,樹立起帶有書畫合一意趣的獨特風格,自2002年至2018年前後約15年間,奠基既成創作風格挑戰大尺幅創作。
北美館館長林平強調,藝術史書寫的任務,始終是北美館傾注投入的任務。董陽孜是臺灣藝壇極具代表性的書藝家,本次策展整理她的創作歷程,是為現代書法與多元文化在臺發展的多重梳理。
此次展出作品中,呈現多件巨幅書寫,挑戰觀眾對書法作品的觀展體驗,,最長橫寬作品為1993年作《九歌》,橫寬逾14公尺,1998年由北美館典藏入庫,經歷20年首度公開呈現,相當難得。其中,可見出自「中阿含經」卷十三的「任所適」、蘇軾「念奴嬌」、詩經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等經典名詞,現場觀看有別於單看書本畫冊的感受,身歷其境的感覺十分過癮。
策展人張芳薇分享,巨大書寫對於藝術家的創作與觀眾觀賞均產生與傳統書法截然不同的挑戰。藝術家的書寫由書案式創作轉為環境裡的空間運動,作品的大面積對觀眾形成環境式觀賞,改變了傳統上作品與觀眾的關係。
董陽孜強調,作品很多都在探討當下的社會議題,以及自己內心的感受。其中「獨樂」作品更於法國展出,然而本來無意於法國展出,因為作品尺寸對展場來說太大,但是那時的策展人用了「傳承」兩字說動了她,她認為,前往法國展出能夠幫助書法的傳承,也能讓書法被國際看見。
北美館說明,董陽孜亦致力生活書寫、參與市民社會,如「臺北車站」大廳題字、「雲門舞集」與「金石堂書店」的識別字體、桃園機場海關「出境」及「入境」字樣、白先勇小說「孽子」、「臺北人」書封題字、黃春明的《兒子的大玩偶》、龍應台的《野火集》、齊柏林的《看見台灣》、蔡明亮的《臉》、桃園機場海關的「出境」與「入境」等,董陽孜的字早已遍布我們的文化生活、深植你我的心,近年董陽孜多次與時尚、設計、戲劇、流行文化跨界合作,已深入民眾生活記憶,可以說是促使墨藝書寫走入生活閱讀的最佳代言人。
你一定看過她的字!董陽孜「行墨」50年的創作之旅
北美館二樓展覽室裡的紀錄片中,董陽孜頂著花白頭髮、一身輕便衣褲,脖子上掛著條毛巾,左手捧著盆墨汁,右手握著一管大毛筆。她彎下腰,筆尖就在鋪地的宣紙上,如龍蛇蜿蜒般遊走起來。
董陽孜的首次階段性回顧展,名為「行墨」,以起而行的「行」出發——取身體力行與實踐之意,有墨的汲汲「行旅」之意象,指涉董陽孜50年來以筆墨實踐所進行的創作之旅。
從8歲起就是每日100個大楷、200個小楷的幼功積累,再經師大美術系與美國麻州大學藝術碩士的西方藝術訓練。董陽孜的藝術養成如同一位根基扎實的武學名家,早年也曾臨寫古代碑帖,一筆一式緊跟著顏真卿的渾厚豪健與黃庭堅的縱橫瀟灑。
繼續沿著展覽動線一區一區走過,董陽孜的字漸漸突破了千年來的章法結構,她筆下的字變得大小不一、濃淡不同、書體各異。紙上各個元素自由變換組合,彷若回歸象形字原初時豐富的視覺表現,又同時注入西方構圖與空間概念,硬是在書與畫、中與西之間,走出一條屬於她自己的路。
就像忘記招式、只存招意,招式無形隨意,任意所致。一樓展場裡成熟時期的作品,不但尺幅巨大,有時甚至已流轉飄忽得難以辨認。其實她極為重視字的選擇,只不過她更重視該如何表現這些字的字義,傳達創作當下的心情與社會時事。
所以該怎麼欣賞董陽孜的作品?策展人張芳薇建議,可以直接先看作品,藉由筆墨的濃淡、粗細、虛實、輕重,以及整體構圖與畫面節奏,體會作品散發的情緒與精神。隨後再閱讀一旁作品解說上的文本,並懷著對文本字義的理解,重新欣賞作品。
站在由建築師陳瑞憲定調的一樓展場,不禁沉湎於方形展廳四牆上筆墨飛揚的無聲交響。轉入長廊狀展廳後,則不得不臣服的15幅770公分以上巨作,貼背屏立的磅礡氣勢。(資料來源:美術系、轉載自自由時報 / 編輯: 胡世澤 / 核稿: 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