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的聯合年會彰顯了過去我們的努力」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11月9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大樓舉行。由教育部范巽綠次長頒發象徵各教育團體學術研究貢獻的「木鐸獎」給35名獲獎人,並由印永翔副校長頒發各學會服務表現優異的「服務獎」給36位得獎人。
中國教育學會黃政傑理事長致詞時提到學會間「橫向整合」的問題,學會越分越專精,要如何整合彼此專業內容與意見,仰賴聯合年會進一步協助整合工作。范次長同樣認為「學會要聯合起來,年會相當重要」,臺灣教育需要不同專業領域的人攜手合作才能擁有廣闊未來。
本次聯合年會大會聲明由每個學會提出,經過彙整修訂,代表許多學會的心聲,內容為面對重大教育變革的關鍵時刻,能清楚標舉出國內教育專業學會的共同立場。主題為「為人才培育而教,為臺灣社會的永續發展而行動」,期待教育培育並激發、支持個人潛能的發展,發展科技人才及偏鄉師資培育,建立學生跨領域的創新能力,放眼國際提升文化素養。透過教育累積的人才實力,引領國家永續發展進程。
「讓每個孩子成為他更好的自己」范次長說,教育的目標是讓學生將學習當成他的終生興趣。印副校長則將大會概念與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的理念結合,相信公平與正義是教育核心本質。「在追求卓越的過程裡,要促進公平與正義」他說,以學生為本位,希望教育能促進階層流動。偏鄉地區增加公費生名額可有效培養師資,近年名額逐漸增加,象徵各縣市間正藉此慢慢消弭差距。
范次長提到教育現場目前面臨科技領域師資不足的困境。臺灣教育應有目標地將科技領域專業知識從小學開始紮根,培養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產業需要的人才,帶動臺灣經濟發展。印副校長分享世界經濟論壇去年統計結果,臺灣在創新能力與美、德、瑞並列前4名,鼓勵大家臺灣其實具備相當實力,只待教育再助臺灣一臂之力。
另年會針對教育學術有卓越貢獻者頒發「木鐸獎」,表彰優良教育人員,今年有35名得主,得獎者之一是前國教署長吳清山,他上說:「得獎也是一種責任」,勉勵在場獲獎者發揮各自影響力,讓臺灣教育變得更好,創造優質學習空間。國家建設、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就是教育,「better education, better society」,聯合年會不只是一年一度的教育盛宴,更是臺灣教育重要源頭之一。
年會亦頒發「服務獎」表彰各學會成員,有36人獲獎,得獎者之一、臺師大教育系教授劉蔚之代表致詞,自己加入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該學會投入課程教學期刊建置,青年論文學位發展等,並在20幾年教改路上不缺席,長期在該領域付出,只盼讓台灣教育更好,感謝大會肯定。(撰文:校園記者英語111范語瑄 / 編輯:江敍慈 / 核稿:胡世澤)
18 | 17 | 16 | 15 | 14 | 13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序次 |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 中國測驗學會 | 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 臺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工業科技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空中教育學會 | 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 中華學生事務學會 | 臺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 高雄市教育學會 | 中國教育學會 | 學會名稱 |
秦秀蘭 | 王等元 | 吳清山 | 吳慧珉 | 林進山 | 董貞吟 | 簡佑宏 | 陳大仁 | 程金保 | 季力康 | 姜麗娟 | 錡寶香 | 吳崇旗 | 蔡文彬 | 張宇樑 | 王智弘 | 楊巧玲 | 湯志民 | 得獎人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29 | 28 | 27 | 26 | 25 | 24 | 23 | 22 | 21 | 20 | 19 | 序次 | |
111教育發展協進會 | 中華視覺障礙教育學會 | 中華創意教育學會 | 臺灣高等教育學會 | 臺灣服務學習學會 |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 | KDP國際教育榮譽學會臺灣分會 | 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 | 中華民國教育行政學會 | 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 | 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 臺灣性教育學會 | 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 | 臺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 |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 學會名稱 | |
鄭崇趁 | 林慶仁 | 趙貞怡 | 侯永琪 | 潘榮吉 | 翁福元 | 丁一顧 | 張炳煌 | 鄭新輝 | 蘇芳柳 | 李奉儒 | 吳庶深 | 張雪梅 | 唐先梅 | 葉連祺 | 游自達 | 劉淑雯 | 得獎人 |
18 | 17 | 16 | 15 | 14 | 13 | 12 | 11 | 10 | 9 | 8 | 7 | 6 | 5 | 4 | 3 | 2 | 1 | 序次 |
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 | 中國測驗學會 | 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 臺灣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工業科技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空中教育學會 | 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 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 |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 中華學生事務學會 | 臺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 臺灣輔導與諮商學會 | 高雄市教育學會 | 中國教育學會 | 學會名稱 |
蕭勝斌 | 李曉菁 | 王映文 | 阮淑雅 | 吳珮青 | 廖 邕 | 曾文龍 | 林文晟 | 翁上錦 | 掌慶維 | 李郁緻 | 李乙明 | 朱珮芬 | 顏世慧 | 鄭宜佳 | 王櫻芬 | 王明政 | 陳伊琳 | 得獎人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29 | 28 | 27 | 26 | 25 | 24 | 23 | 22 | 21 | 20 | 19 | 序次 |
111教育發展協進會 | 中華視覺障礙教育學會 | 中華創意教育學會 | 臺灣高等教育學會 | 臺灣服務學習學會 |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 | KDP國際教育榮譽學會臺灣分會 | 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 | 中華民國教育行政學會 | 中華民國英語文教師學會 | 中華溝通障礙教育學會 | 臺灣教育社會學學會 | 臺灣性教育學會 | 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 |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 | 臺灣教育政策與評鑑學會 |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 |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 學會名稱 |
王令宜 | 林蔚荏 | 陳彥睿 | 李家宗 | 李俊耀 | 莊雅惠 | 池勝和 | 謝卓君 | 徐宗盛 | 李維德 | 蔡明蒼 | 鄭英傑 | 張文昌 | 楊智元 | 楊山琪 | 陳文彥 | 劉蔚之 | 謝婉玲 | 得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