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15屆世界青少年發明展(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for Young Inventors,簡稱IEYI)10月23至25日在印尼舉行,由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洪榮昭教授、IEYI國際主席率領的臺灣團隊,共拿下8面金牌、11面銀牌、13面銅牌,獲獎率高達7成4,是11個參賽國家中最高,成績斐然。
世界青少年發明展創辦於2004年,臺灣從未缺席,今年更有43個國中小及高中職隊伍參加在印尼唐格朗(Tangerang)的賽事,加上隨團老師與家長約200人,是最大代表團。43支臺灣參賽隊伍是由中華創意發展協會、臺師大工教系洪榮昭教授,長年努力培訓各縣市優秀中小學教師,及鼓勵家長支持青少年創意學習的成果。各個參賽選手皆經過各縣市初賽、全國決賽重重挑戰後,脫穎而出,代表臺灣出征世界賽。他們各個實力堅強,且得以流利英文表達創意發明的理念和成果。
這項發明展參賽對象為6歲到19歲的青少年,以提倡青少年創新與發明能量為活動宗旨。競賽類別包含「災害應變」、「農糧技術」、「運動育樂」、「安全健康」、「社會照顧」、「綠能科技」及「未來世界科技繪圖」七項,每項皆與生活息息相關,使青少年將發明運用在生活,從生活發明看向未來。
包括臺灣在內,今年發明展有中國及澳門、印尼、印度、日本、馬來西亞、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泰國及越南等11國的學生參加,總共發表140件作品。臺灣代表團奪下8面金牌、11面銀牌、13面銅牌,獲獎率高達7成4,是各國之首。各國參賽代表對臺灣青少年平時重視創意學習,以及勤於動手操作的優異表現,均表敬佩。
參賽者在展場向評審闡釋發明理念,也與各國學生及參觀者交流,成為小小發明家分享創意的舞臺。洪榮昭說,這項競賽都要用英文呈現,訓練學生英文及整理資料的能力,讓學生學習如何能讓大家體會發明的用意、受到感動,不管有沒有得獎,這都是參賽的最大收穫。
洪榮昭教授指出,發明展今年邁入第15屆,深獲臺灣重視,臺灣在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領域注重培養學生動手做的能力,108課綱也強調探究與實作,參加發明展最能讓學生身體力行。
設計「傾斜式行李箱」的臺南後甲國中一年級許庭睿 、高雄五福國中一年級林軍彥、高雄市港和國小五年級顏琳獲得金牌。他們的作品也已在今年8月申請到專利權。許庭睿說,很多飯店房間都很小,行李箱打開就沒什麼空間走路,行李拿出來後更佔去大部分的地板,因此設計出傾斜式行李箱。林軍彥說,這樣可以節省50%的空間。
高雄市東光國小六年級李少博與同校的陳幰名、張之綺以「定時餵藥音樂器」拿下金牌,這項作品也已申請到專利。李少博說,老人家年紀大了常忘記吃藥,傷害到健康。有了這項發明,只要設定好時間,就可以提醒老人家吃藥;這項發明同時也是音樂播放器,可以用來聽音樂。李少博說,同組同學的爺爺常忘記吃藥,啟發他們這項發想,爺爺已在使用,「他覺得很好,為我們感到驕傲」。
臺中市內新國小四年級高英豪、三年級林品嫻及益民國小四年級的張景昀共同設計的「光迷宮」遊戲也獲得金牌獎。張景昀說,這項設計是「玩光的遊戲」,透過調整迷宮中的鏡子,讓光走出迷宮,而透過彩色的濾鏡,可以讓光出現指定的顏色,「讓科學變成寓教於樂的遊戲」。
新北市三民高中陳冠綸、尤俊淳及洪承妤設計的「高速型多人互動式跳繩組」也獲得金牌。這項作品將不同的遊戲結合到跳繩中,讓跳繩更有趣,目的是要鼓勵大家運動。洪承妤說,這次參賽是很特別的經驗,可以把自己的作品與別人分享,並接觸不同類別作品,刺激不同的想法。
同樣也獲得金牌的還有臺北市松山高級工農職業學校的陳鴻文、楊承勳與林聖祐。他們設計「應用社交軟體拓展娛樂互動大平臺」,讓參加活動卻常低頭玩手機的學生能透過這個系統,在臉書(Facebook)與Instagram等社群網站上與主持活動者互動,讓活動更有趣、活絡。楊承勳說,他從發明展看到世界上其他人的發明理念,增進視野,學到很多,例如有個俄羅斯隊伍做的是與自動駕駛、安全駕車系統有關的發明,他覺得很有趣,「我還有跟他們要email,想問問詳細的技術內容」。(資料來源:工業教育學系、中央社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