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上海音樂學院、上海大劇院主辦的第一屆華語音樂影像誌展映競賽日前向各界徵件,吸引了超過六十位來自中國大陸、臺灣、美國、歐洲等地的民族音樂學者、在學學生以及專業民族誌紀錄片工作者的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多媒體組學生的作品在評選過程中備受矚目,七部來自臺灣的入圍複審作品中,共有《來自遠方的禮物》、《樂生聲年》、《神明的匠師》、《樂之送行者》、《声殳耳》等五部影片為民音所學生所製作。
民族誌影片從1920年代開始即成為人類學、民族學、社會學、民族音樂學者研究、紀錄、保存、表述人類多元文化實踐與集體認同的重要工具。近年來,許多重要的國際音樂學術組織如國際傳統音樂學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Traditional Music, ICTM)、民族音樂學會(Society for Ethnomusicology, SEM)均發展出以影音保存或再現為研討焦點的興趣團體,而國際傳統音樂學會雙年會與歐洲中國音樂研究基金會/「磬」國際研討會(CHIME)甚至設有音樂性民族誌影片的專場;「華語音樂影像誌」展映競賽,即主辦單位呼應此一學術趨勢而發起之國際競賽。
民音所於2002年成立以來,即致力於傳統音樂與聲音文化的教育、研究與保存。所內學生除了共同修習民族音樂學相關理論與方法,也分別專攻「研究與傳承」或「多媒體應用」相關議題,其中「多媒體應用」組學生必須修習傳播理論、聲音紀錄史、錄音製作、影像製作、多媒體互動設計等課程。此次入圍之民音所學生作品均為課堂期末作業或畢業製作,它們展現了學生以鏡頭觀察紀錄、以影音敘事抒情的創造力,以及民音所在音樂影像方面的教學成果。
五部入圍作品中,黃思婷遠赴德國拍攝的作品《來自遠方的禮物》(2018)紀錄了半世紀前臺灣「民歌採集運動」所蒐集到的聲音檔案與田野資料,如何飄洋過海地留存於德國波昂東亞研究院,又如何因緣際會地於2013年因這批資料的守護者、該院音樂學者歐樂思神父的慷慨捐贈而回到臺灣;壯敏慈的作品《樂生聲年》(2018)花費一年時間蹲點紀錄臺北市孔廟樂生隊的活動,探討流傳至今已有千年歷史的祭孔大典與當中的儀式禮樂,如何在當代臺灣持續地傳承再現;劉馨茹的作品《神明的匠師》(2016)從資深樂師與樂器製作匠師視角與技藝,引介在早期臺灣民間社會日常娛樂與祭祀儀禮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北管音樂文化;唐賢賓、林鈺婷的作品《樂之送行者》(2019)從年輕白場樂師的日常工作、事業抉擇與生命故事著眼,記述臺灣音樂系畢業生選擇從事禮儀工作的機緣、挑戰與意義;陳譽陞的作品《声殳耳》(2019)以國家兩廳院2018年「新點子樂展」其中一場展演為題材,記述一群臺灣少年擊樂家與烏茲別克指揮家Artyom Kim的共作,以日誌的形式,呈現他們透過遊戲與練習發掘聲音組合可能性與身體韻律、共同創作出一場能量驚人演出的過程。
目前主辦單位的複審工作持續進行中,最終入選影展的作品將於8月下旬至11月於第一屆華語音樂影像誌節暨國際音樂影像誌展映系列活動中公開播映。競賽與影展相關公告可參見官方網站:https://mp.weixin.qq.com/s/43P2JxnxKFS48GmnsFM3-g。(資料提供:民族音樂研究所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
來自遠方的禮物_黃思婷作品 | 樂生聲年-壯敏慈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