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謝智謀教授,27年前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攻讀博士期間,曾因沒錢交學費而在中餐館打工洗碗、為了省房租幫房東割草、英文曾似懂非懂痛苦地上課、博士資格考被當重考兩次、博士論文口試被延遲一周才簽名。27年後,他因戶外體驗教育、冒險治療與服務學習的傑出成就,獲得印第安納大學通知,10月4日將回母校領取國際傑出校友獎。
從小歷經家暴、中輟、混過幫派,最後浪子回頭成為大學老師的謝智謀教授,十多年來曾帶領學生登喜馬拉雅山、到阿拉斯加划獨木舟、到尼泊爾、印度與泰北等地募款蓋學校等,透過戶外體驗教育課程,把學生勇敢帶向世界,因此3年前榮獲體驗工作者最高榮譽——美國體驗教育學會頒發「實踐家獎」,是該獎設立30年來首位非美籍得獎人士。
謝智謀也曾獲頒教育部師鐸獎、全國優良教育人員,並曾任亞洲體驗教育學會創會理事長、華人磐石領袖協會理事長等,更曾獲邀至TED演講,經歷豐富。而他浪子回頭的生命故事也激勵了學生,拓展他們的生命藍圖。
上過他的課 不僅得到學分 更獲得生命養分
人稱小謀老師的謝智謀,生命力非常旺盛,曾因心肌梗塞緊急送醫,被醫生交代之後都要避免激烈運動,卻在裝上支架沒多久後就跑去登喜馬拉雅山;因此他的課也多是挑戰自我極限的戶外活動,讓學生透過這些活動突破框架,學習服務他人,進一步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
因此,當其他學生焦頭爛額,準備期中期末考試時,他卻帶著學生登山、泛舟,或是到偏鄉關懷老人、到落後國家蓋廁所與儲水槽,更曾參與四川大地震的災後重建,而活動前的策劃、募款、籌備等,他也都引導學生一步步獨立完成。
汲汲營營的小謀老師,就像永備電池,課程專案一個接一個,就是停不下來。甚至在可以好好休息的暑假,他也籌辦了獨木舟造舟計畫:陪伴著偏鄉孩子親手做出獨木舟,再帶著他們下水溯溪。「我就是好動啦,所以修我的課的學生很命苦,從第一堂課開始,就別想坐在教室了。」幽默的小謀老師笑笑,但上過他的課的學生都知道,與其說是完成課程,不如說是完成生命實踐。
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證明挑的柿子不是軟的
謝智謀教授表示,早上看到印大通知他獲選傑出校友的信,心中充滿激動與對上帝的感恩。他回憶,1993年初轉學到印大,除了修課外,還要去中餐館洗碗,每天洗到深夜,在寒冷的冬天中,步行回家,賺著每小時4.75美元生活費;周末幫房東割草,少付100多美元房租。同一時間,正在美國南部準備要結婚的女友,卻移情別戀,他每天很痛苦,還因英文不好,苟延殘喘獨自生活。
幸運地,他拿到研究中心按時計酬的工作,之後又拿到研究型全額獎學金,也在研究中心當了統計顧問,直到畢業。最重要的是,1993年底,他認識了上帝,並走在信仰的路上。原來高山低谷,每一步都是恩典;生命在谷底,讓他在黑暗中認識到真光;在高峰,讓他更多榮耀與感恩祂的恩典。每一步都是祝福。
他記得,當年大學聯考丙組,卻考不上心理系,最後上了臺師大體育系,體育沒學好,倒是在張老師中心、心理輔導及表達性治療,以及社團及救國團學到很多。這也是奠定他走冒險治療與體驗教育的基礎。在國立體大攻讀運動管理碩士,主修行銷,當時非常冷門,所以去政大旁聽很多MBA與BA課程,也找臺大商研所翁景民教授當指導教授,這些專業對他現在在組織經營、領域發展策略幫了很大的忙。
謝教授說,他帶了新臺幣25萬元去美國念碩博士,原本要再唸一個MBA,卻因感情因素離開彿州,最後在印第安納大學健康學院攻讀博士,念的是休閒遊憩系的戶外教育,學了休閒治療,整合了治療式戶外方案的專業。在營地帶了許多冒險治療課程。當時臺灣沒人念這專業。回國後,大家一窩蜂推休閒與運動管理,他繼續走上體驗教育、戶外教育與領導、冒險治療與服務學習,一樣冷門,甚至被嘲諷。一年在戶外要帶著學生與培訓課程,待上150多天。20幾年後,終於看到一些可能,不過路還很長。
他表示,他可以帶大企業的體驗式教育訓練,但他選擇了亞洲體驗教育學會與華人磐石領袖協會非營利組織。沒有營利,甚至掏了腰包,但至少影響了很多人。他選擇忠於自己內心的聲音,雖然辛苦,沒很多錢,但夠了就好。至少,他知道自己的獨特,忠於自己的真實,忠於自己的靈魂,更知道,柿子太軟,他真的不會挑來吃。
他向大家分享,印第安納大學是全美四大美麗校園之一,他在那裏6年,曾經失落,曾經得著,曾經頹廢,曾經風發。在那裏,他與上帝相遇,啟動了他去尋找心靈深處。孤獨與親密,在那裡,找回了靈魂,找回了自己。一個全人自由的靈魂,應該待在那片土地;但他選擇回臺灣,20多年過去,靈魂還一樣嗎?他不後悔回來,也變得不一樣。如今母校傑出校友的肯定,只代表他回國後,做了一些事,影響了一些人,但問那自由的靈魂,依然自由嗎?當大家繼續尋求教學傑出、服務傑出、研究傑出,讓自己產生更大影響力時,他正思考著自己老得多美好。(撰文:胡世澤 / 編輯:胡世澤 / 核稿:胡世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