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事務中心余庭翎、胡世澤報導】遠見雜誌於7月1日公布「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多元化發展後,研究能量大開,中文論文數、專任教師平均中文論文數、TCI(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論文數都是第一,蟬聯文法商類大學榜首。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代表從遠見雜誌高希均創辦人手中,獲頒文法商類典範學校獎狀。
遠見雜誌連續四年發表「臺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今年持續與國際知名文獻出版社愛思唯爾(ELSEVIER)攜手合作,除了既有的「社會影響」、「學術成就」、「教學表現」、「國際化程度」、「推廣與產學收入」5面向之外,新加入了「財務體質」,總計6大面向共35個指標體檢高等教育,加權計算分數排名,共97所大學列入評比,調查涵蓋的學校學生數都達3000人以上,助理教授級以上教師達150人以上。
去年起考量學校特色差異,採取分榜排行,使調查結果更具參考價值,依教育部領域學門分類為「醫科」(醫藥衛生及社會福利)、「文法商」(包含教育、藝術及人文、社會科學、新聞學及圖書資訊、商管及法律、服務等領域)、「綜合型」。若該校「醫科」學門科系數占比最高,則歸為「醫科類」;若該校「文法商」學門科系數占全校60%以上,則歸為「文法商類」;若該校各類學門科系數皆無超過60%者,則皆歸為「綜合類」。
宋曜廷副校長致詞表示,臺灣師大連續兩年獲得文法商類大學第一名,除了深感榮耀外,更感到責任重大,臺師大會持續履行及實踐對社會的各項使命,努力地用教育文化提升人類的智慧,用音樂美術涵養人類的性靈,用體育運動科學錘鍊人類的體魄,用語言及圖資傳承人類的知識。
進一步分析調查的五大面向,臺師大在「教學表現」排名第六,是文法商類大學中排名最高者,透過降低各系必選修至75學分,學士班學生跨域修習雙主修、輔系、學分學程比例占約50%,與臺大、臺科大合作成立臺灣大學系統,每年三校跨校選課學生超過五千人,今年更開放跨校修習輔系。師大並推動基礎課程免修認證、創業學分學程、專責導師制度、首創教師同儕觀課、特色領域教師評鑑標準等制度,面臨少子化,仍維持高註冊率、低生師比、高學生經費,透過資源妥善分配,推動教學卓越。
臺師大在「學術成就」排名第八,同樣是文法商類大學中排名最高者,中文論文數2338篇、專任教師平均產出2.74篇中文論文,都是全國第一,透過國際間跨校合作,教師交流及經驗傳承等方式,規劃、鼓勵與協助師生學術研究與表現,使全校學術論文發表數近10多年成長了近4成,依據Scopus平台統計論文被引用次數,自2007年至2018年成長了近8成。
「推廣及產學收入」排名第八,也是文法商類大學中排名最佳,學校措施包括成立「行動智財權諮詢顧問團」,提供個別化專業協助與輔導;辦理客製化小型產學媒合商談會,強化夥伴鏈結關係;辦理產學合作說明會,增進研發效益;建置「產學合作暨技轉媒合平台」,拓展產學合作契機;訂定獎勵機制,鼓勵教師進行具社會影響力研究。
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致詞 | 愛思唯爾(ELSEVIER)Anders Karlsson 副總裁演講「研究影響與超越-臺灣在全球學術研究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