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國文109吳珮瑜報導】厭世哲學家來了!師大國文系4月24日邀請知名作家──厭世哲學家,以「厭世哲學家──我為什麼厭世?」為題,講述自身生命經驗,並結合王陽明與莊子思想,與同學分享遭遇困境時如何轉圜,以及如何回歸自然,找回原本的自己。
厭世哲學家將人生比喻為一場「無法選擇不玩、也無法選擇角色」的遊戲,既然已登入遊戲,必將遭遇許多考驗。他表示自己的試煉場有3個:原生家庭、人生志業、愛情。3個試煉對他造成不同影響,卻同樣將他導向「做自己」的目標,他更以王陽明說的「須在世上磨練」解釋,要真正遭遇困境並且克服,才能獲得成長。
與原生家庭的不親密,造成厭世哲學家的孤獨感,導致他不斷嘗試以愛情填補心靈的空缺。他回憶有次去朋友家吃飯,朋友的母親做了一桌好菜,一家人有說有笑地吃,他看著忍不住落淚了。「朋友覺得我很誇張,但我覺得那是我一直很嚮往的東西。」
談及家人,他說自己受父親影響很深,雖然不喜歡父親的行事風格,卻和父親一樣不斷追求真理,找尋自己是誰?同時也在父親耳濡目染之下,奠基起國學的根基,發現古人對命運和自我早有一套回答,於是踏入學術,期望在先人基礎上找到自己的答案。
說起人生志業,厭世哲學家表示自己曾有段「自我膨脹期」,認為自己是「學術界的一顆流星」。他說,自己碩一時論文投稿都非常順利,使他充滿優越感,沒想到碩二後,論文的論點被教授直接否定。跌落谷底,發現自己只是平凡人,重新檢視自我,反而更能踏實做事。
面對真實自我,他說:「想成為完美(幻想中)的自己會太用力,回歸自己,安定的走,會知道屬於自己的位子就在那裡等你。」他也分享自己曾經後悔讀文學,但現在成了厭世哲學家,覺得自己並沒有走錯,「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總有一天會被看見,當你被看見,就知道過去的一切是有意義的。」
厭世哲學家認為生命有種輪迴,同樣的錯誤不跨過便會重複發生,在愛情上也是如此。親情上的不滿足導致他的自我價值缺失,不斷在愛情中找尋一個能完整他的人,卻永遠無法滿意。在和某一位伴侶分手後,終於痛定思痛,一路修正自己的感情模式,和對方,也和自己和解。他說認識自己內在樣貌很重要,理想的自我與現實有差距,要按照真實的步伐走。「好的(部分)是你自己,壞的(部分)也是你自己。」接納自己後更能包容自己,也能體貼別人的錯誤。
他表示這就如同莊子所說的「混沌開竅」,人長大後都用五感判斷,是「大腦的抉擇」,莊子認為要收回它,才能避免被外在世界制約。「自我」是後起的,有一種既定的「自我模式」,反而限制自己,導致無法照心思行動。厭世哲學家說明:「回歸自我是一個毀滅的過程,毀滅大腦思考,回到心的判斷,才能知行合一。以前的我已經死了,現在的我是新的、不同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