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校園記者國文98蕭郁琦報導】總統大選在即,社教系名譽教授郭為藩1日分析謝長廷、馬英九兩位候選人所提出的教育與文化政策,感嘆兩人以至媒體政見討論不足,並建言未來政府當務之急應該重視幼兒教育,至於高等教育則應避免單一學校補助,並兼顧人文社會學科發展。
郭教授表示,當前台灣教育環境目前面臨兩極化、也就是M型化問題,從幼兒階段就因為家庭或經濟因素產生差距,到了高中、大學階段更形明顯,他舉例,去年臺大一千多個推甄名額中,建中、北一女、師大附中等明星高中學生就佔了35%,偏遠地區學生入學機會兩極化,即使推動「繁星計畫」也無法解決。學前教育城鄕兩極化差距也很嚴重,目前台灣學前兒童入學率只有40%,遠不及歐洲國家80%。兩組候選人均提出幼托整合政策,馬主張基本教育向下延伸五歲、謝推動擴大補助弱勢就學,顯示兩人都很重視學前教育,但他建議應該以提升4-6歲就學率為目標,進而利用國小減班趨勢,開辦更多公立幼兒園,縮小城鄉和貧富差距。
高等教育方面,謝認為五年五百億計畫應該繼續推動,馬則以高等教育國際化為目標。對此,郭教授提醒,五年五百億導致大學「標籤效應」,造成高等學府的資源和聲望也產生兩極,甚至成了「贏者通吃」,分配不均,在他來看,他不反對五年五百億,但認為不應再補助單一學校,而應該鼓勵跨校研究中心,並期待能以「7:2:1」也就是科技學門70億、社會20億、人文藝術10億比例分配,顧及各領域平衡。
文化議題方面,郭教授也遺憾,台灣雖有意成為亞太文化產業的交流平台,但政策喊了很久卻從未實現,如今馬、謝兩人的文化政策皆重視文化創意產業,也支持文建會改制為文化觀光部,不過兩人都未觸及文化核心價值及新媒體文化衝擊等文化核心問題。他認為當前台灣須積極整合中華本質和台灣本土文化,找出文化的核心價值,才能增加國際競爭力。
這場論壇由社教系主辦,吸引滿場聽眾,除了社教系師生外,包括政大教授周祝瑛、東吳教授劉源俊、慈濟大學教授高強華等關心教育人士都親自參與,教育部與文建會也都派員到場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