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社教110黃詩芸/國文111張慈恩採訪報導】鄰近師大校園的永康街,師大師生經常駐足,在看似繁華的背後有著哪些故事呢?3月13日,通識教育中心邀請台北市永康國際商圈協進會理事長李慶隆,分享生命故事與見聞。
李慶隆已在永康商圈協進會擔任理事長18年,他認為能夠持續這麼長一段時間,最主要是熱情、耐心與熱心3力量,因永康商圈住商混合,店家與居民容易出現衝突,除了要有耐心聆聽雙方意見外,還需要對於建築法規等等有一定瞭解,才能圓融處理紛爭。
在一年約有250萬人次的永康商圈,李慶隆理事長也深入觀察其中的客群分布,發現外國觀光客與在地遊客比例各半,消費型態也不盡相同,例如觀光客會帶伴手禮、願意排隊吃各種小吃等,在地遊客則否,這些也都值得讓店家們瞭解,使經營更加順利。
李慶隆看似光彩的人生背後,有著一段人生故事。談起自己小時候,家境並不優渥,從17歲起就曾賣金絲雀、當過貼皮工等,但他不放棄創業夢,帶著對自信與未來規劃不斷前進,後來進入房地產業並且成立公司,並在永康社區擔任理事長。
「當一盞蠟燭點亮時,它是富有溫度的,但它很快就會燃燒殆盡。我們要靠自己發光,別忘記自己曾掉了多少眼淚,才能有現在的光彩。」李慶隆以自身故事鼓勵師大學生,他認為人生是舞蹈、是演戲,最重要的就是對自己要有信心,並且取得他人信賴,帶著過去經驗投身有興趣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