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vesti
travesti
travesti
點閱人次:1620人
圖 新聞投稿
2018-12-21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教授 推動Quality Talk提升教學品質
圖
圖
圖

【校園記者許紹萱報導】為提升校內教師的專業技能與教學品質,教學發展中心10月6日邀請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教育心理諮商與特教學院特聘教授P. Karen Murphy,擔任EMI工作坊的主講人,帶領學員一起探討應用Quality Talk (深度討論)的教學法。

Quality Talk (深度討論)為美國賓州州立大學研究發展之教學方式,期望透過對談和討論促進學生思考,達到更進階的思辨與認知層次。Murphy教授是該計畫的主持人,她主要研究領域在於透過課堂討論提升學習效果。

深度討論主要由四大要素組成:指導框架、「說話/討論」、鷹架支持,以及教育原則。Murphy教授提及,傳統教學的框架,雖然也包含交談,但主角大多是教師,和學生間的關係是「我說你聽」。深度討論將讓師生產生更多互動,並藉由說話、討論來培養學生自主談話的能力。

理想的指導框架,目的是為了「達到高階理解與批判分析思考」。Murphy教授指出,課堂實際操作時,可先向學生講解深度討論的步驟,再將學生六至八人分作一組,進行15至20分鐘的討論,且討論應由學生帶領、主導。

深度討論另一個主要元素:「說話/討論」,則鼓勵學生透過說話來表達意見、或展現評判能力。討論時問題的形式不限,也不一定要有正確答案,Murphy教授提醒,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問題,可以跳脫簡答或是非題的考題形式,而以「你覺得如果…會怎麼樣呢?」、「假如當時…你要怎麼辦?」,則更能激發思考、進行討論。

常見的討論形式有探討談話(Exploratory Talk)與累積談話(Cumulative Talk)兩種。前者重視組員間的高度互動,透過組員間不斷挑戰彼此的想法,提供有建設性的回應,教師或帶領人在討論前就該明確指出,鼓勵每個人盡量挑戰彼此的立場;後者同樣需要學生間互相合作,但是重點不在於反駁他人或進行辯論,而是互相幫助,透過引述或補充前一位同學的發言,來達到不斷累積談話內容,進而獲取知識的目的。

而在鷹架支持(scaffolding)的一環中,Murphy教授認為,教師可以透過肯定學生發言、給出明確的答覆,來替學生打造出合適的自主討論環境。她也提到,教師也能扮演挑戰學生發言的角色,讓學生換個角度或方式思考。

由Murphy教授帶領的工作坊,詳細探討了教師實施「深度討論」的方式與價值。這種教學法建築在傳統教學法之上,同時又有教師在旁適時引導或提示,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角,參加工作坊的學員們皆表示收穫良多。

資料提供:教學發展中心教師專業發展組

上一筆
下一筆
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