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許紹萱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與心路社會福利基金會合作,結合VR技術,開發出「廚房助手-切菜備料」、「汽車美容洗車-車身外部」兩款虛擬實境學習系統,幫助身心障礙者提升就業技能與競爭力,12月20日上午舉辦成果發表會。
依據心路基金會提供職業重建與就業安置的服務經驗,身心障礙者想要提升就業的專業技能時,往往面臨職訓專班不足、受訓期程冗長、無個別化訓練等困境。因此,臺師大的團隊與心路臺北就業服務中心共同評估後,開發出兩款符合身障者使用的VR技能訓練系統,替身障者創造更多的訓練機會。
「廚房助手-切菜備料」,共有切高麗菜、削紅蘿蔔皮等八種蔬果備料的訓練,還能切換訓練與評量模式,讓身心障礙者藉由沉浸式的VR學習系統,進行切菜備料的相關訓練。
「汽車美容洗車-車身外部」則訓練身障者洗輪胎、擦玻璃等,此研發案獲得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支持,未來將持續開發清洗車身內部的系統。
臺師大學習科學跨國研究中心的「VR在技能學習之應用」計劃,獲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支持,計畫主持人、工業教育學系洪榮昭教授表示,根據研究結果,相較傳統學習方法,學習者利用VR學習更能提升專注力。
洪榮昭教授和團隊開發這兩款VR學習系統,對身障者有三大助益:VR載具方便攜帶與移動,學習不受空間限制;不會在學習備料過程中浪費食材;使用安全,不會切到手。他也說,這套學習系統未來期望從身心障礙者職訓,推廣到職業學校的課程使用。
心路基金會已試用此套VR技能訓練系統兩個月,心路基金會臺北就業服務中心黃慶鑽觀察到,身障者多從事廚房清潔工、洗擦車等單純的勞力工作,他十分看好此系統,實際使用後他發現,身障者學習「廚房助手-切菜備料」時,平均約練習五、六次會上手,而要熟練該系統,需維持每週兩次、至少兩個月的訓練頻率。
心路基金會何俊彥常務董事,本身是身心障礙者家長,他認為身心障礙者普遍都很認真,能把工作做好,但當他們想要提升工作技能時,卻常常碰壁,這兩款VR技能訓練系統,能開創身障者訓練方案的新可能性,最大的受惠者就是身心障礙朋友們。
賴啟民執行長代表財團法人宏碁基金會捐贈VR設備給心路基金會,他表示,宏碁成立以來一直認為科技是要服務人類的,他說硬體設備可能有限,人的創意則是無限,期待未來學界再利用科技、開發出更多人性化的產品。
臺師大宋曜廷副校長強調,大學成立不只專注於學術研究,更要實踐社會責任,他樂見這個計畫開創學術界、產業界與社福機構新的合作模式,也期待師大將來能對社會灌注更多貢獻。
而現場還有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就業組呂美慧副組長、鍾羅仁科長、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葉琇姍、副處長董毓銘等嘉賓,一同見證產、學、社福界的合作結晶,建構新科技應用在身心障礙者的前瞻訓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