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記者社教109雷佳儒採訪報導】「我們成為被任意使用的物品,一旦壞了,不能用了,就會被毫不留情地丟掉。」電影《鬼鄉》中,被迫成為「慰安婦」的少女沉痛地說。11月26日,師大人文電影節邁入第二週,播映《鬼鄉》一片,並邀請主持人柳巧蓁女士和與談人范情女士蒞臨映後座談。
《鬼鄉》是一部由趙正萊執導的韓國片,於2016年在韓國上映,探討「慰安婦」相關議題。這部片歷時14年拍攝,過程曾因財務問題多次暫停,其將近一半的資金來自於募款。本片原先預定於2017年國際慰安婦人權影展播映,然因版權問題,當時未能在臺灣播映,這次能在師大人文電影節放映實屬難得。
映後與談人柳巧蓁曾任台灣國際女性影展總監,范情現任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致力於婦女與性別相關研究。「慰安婦她們受到的傷害,不只存在於戰爭時,她們戰後所遭遇的『歧視』,對她們而言,也是很大的傷害。」
范情表示,世人帶有惡意的眼光,對慰安婦來說亦影響甚遠,導致許多慰安婦不敢或不願意承認這段歷史,這些事情也逐漸被世人遺忘。「誰會被記得?如何被記得?歷史的重要性就在這裡。」柳巧蓁語重心長地說,並鼓勵在場同學們對歷史傷痛多一些覺察和體悟——大眾必須記取教訓,人們才得以再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