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博士生、IC之音・竹科廣播電台主持人劉馬利,代表臺灣參加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舉辦的2018「國際作曲家廣播會議」( International Rostrum of Composers簡稱IRC),並且帶著台灣三名年輕作曲家的作品前往參加評議。
今年的IRC於5月14~19日在布達佩斯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約30個廣播電台代表與會,並進行為期5天的樂曲選拔。將從世界各地代表所帶來的樂曲中,選出10首作品,之後交由各廣播代表策劃特別節目,在國內播出。
這個國際盛會今年邁入第65屆,從1954年以來,風雲人物輩出,如武滿徹、Krzysztof Penderecki、Luigi Nono、Murray Schafer、George Crumb、Henryk Gorecki、György Ligeti、Frank Martin、Henri Dutilleux、等等,他們的音樂事業起跑點都曾在此留下足跡。
中華民國電腦音樂學會今年委託三位國際評委,包括奧地利維也納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作曲教授Reinhard Karger、秦文琛 (中國北京中央音樂院作曲教授),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退休教授/吳三連藝術獎得主曾興魁,經過激烈競爭,評選出三件台灣參選作品,分別是劉韋志《洪荒之聲/民族管絃樂曲》,任真慧《至於微暝/長笛,手風琴,大提琴,低音提琴和電子音樂》以及張玹《灑掃大廟/絃樂四重奏》。
劉馬利表示,這次以台灣廣播從業人員代表的身份出席參與票選樂曲,也希望了解整個活動的各項細節,並與國外的代表團交換主辦活動的方式與心得,更進一步尋求合作的機會,讓這個國際活動能在台灣被重視及發揮它最大的能量,使得台灣音樂創作的每個世代可以受惠,讓台灣的音樂創作兼具國際視野及地方特質。
因此特別在今年6月30日(週六)上午9:45,在國家音樂廳信義路側【全方位音樂】舉辦分享會,將邀請國內曾經參與過IRC的前輩師長們共襄盛舉,期盼藉由分享關於此次前往布達佩斯的種種,共同見證這些優秀的年輕作曲家是如何奔向歷史的浪頭,進而創造歷史。
資料來源:音樂系